[发明专利]用于形成具有不同成形钉高度的钉的钉仓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7796.2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F·E·谢尔顿四世;D·M·鲍威尔;M·A·默里;C·J·赫斯;W·B·威森伯格二世;J·R·摩根;S·G·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A61B1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 娟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具有 不同 成形 高度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并且要求这些专利申请 的优先权:
2005年8月31日提交的题为“STAPLE CARTR IDGES FOR FORMING STAPLES HAVING DIFFERING FORMED STAPLE HEIGHTS”的共同拥有、 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216562;
2006年9月29日提交的题为“SURGICAL STAPLES HAVING DISSOLVABLE,BIOABSORBABLE OR BIOFRAGMENTABLE PORTIONS AND STAPLING INSTRUMENTS FOR DEPLOYING THE SAME”的共同拥有、共 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541374;和
2007年6月29日提交的题为“SURGICAL STAPLE HAVING A SLIDABLE CROWN”的共同拥有、共同未决美国专利申请 No.11/824251,
以上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考结合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能够施加钉线的缝合器械,更具体地,涉及有 关与外科缝合器械一起使用的钉仓的改进,所述外科缝合器械能够 在对组织进行切割的同时将具有不同成形钉高度的钉线施加到组 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外科缝合器已经被用于同时在组织中形成纵向 切口并将钉线施加到切口的相对侧。这类器械通常包括一对协作的 钳口构件,如果该器械旨在用于内窥镜或腹腔镜应用,则钳口构件 能够穿过套管通道。其中一个钳口构件容纳具有至少两排横向间隔 开的钉的钉仓。另一个钳口构件限定砧座,该砧座具有与钉仓中的 钉排对准的钉成形凹槽。该器械包括多个往复运动的楔形件,当被 向远侧驱动时,这些楔形件穿过钉仓中的开口并接合支撑钉的驱动 器,来向着砧座对钉实施击发。
适用于内窥镜应用的外科缝合器的一个例子在2006年2月21 日授权的美国专利No.7000818中公开,该文献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 参考结合入本文。在使用时,医生在击发前能够将缝合器的钳口构 件闭合在组织上,以定位钳口构件。一旦医生已确定钳口构件正确 夹持了组织,那么他/她就可以击发外科缝合器,从而切断并缝合组 织。同时切断和缝合避免了当分别用仅仅进行切割或者缝合的不同 外科工具相继进行所述动作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每当跨过不同的组织组合区域横切组织时,有利的是,距离切 割线最接近的钉的成形高度比距离切割线最远的那些钉的成形高度 小。在实践中,内侧钉排用于提供止血屏障,而具有较高成形高度 的外侧钉排在组织从紧密压缩的止血部分过渡到非压缩的相邻部分 的地方提供夹紧效果。在其它的应用中,在单排钉中的钉具有不同 的成形高度可能是有用的。授予Pruitt的美国专利No.4941623和 No.5027834公开了外科缝合器和钉仓设置,该钉仓设置采用具有不 同尖头长度的钉而最终实现具有不同成形高度的钉线。同样地, WO2003/094747A 1公开了外科缝合器和钉仓,该钉仓具有六排钉, 其中外侧的两排钉包括比内侧的两排钉和中间的钉排更大的钉。尽 管以上公开的钉和钉仓可能适用于它们预期的目的,但是仍然需要 对它们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种形式中,钉仓被构造成能够放置钉排,其 中处于第一排的钉被变形成与处于第二排的钉不同的高度。在至少 一种实施方式中,钉仓包括:用于以第一距离放置第一排钉的第一 驱动器;和用于以第二距离放置第二排钉的第二驱动器,其中第一 距离不同于第二距离。由于钉放置的距离不同,钉可被变形到各种 高度,使得第一排钉与第二排钉相比能够向捕获在钉排中的软组织 施加不同的夹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西康内外科公司,未经伊西康内外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