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7857.5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程光中;刘涛;储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73 | 分类号: | G01R1/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春媛 |
地址: | 2150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阻值量测仪的探 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测试和了解待测材料的质量,复杂的半导体测试机台上一般 都设有探针装置,并且探针装置中的针头组件是可以根据测量材料的不同 予以更换的。例如半导体阻值量测仪(半导体制造工艺薄膜中使用的TRS 机台),就使用探针装置通过测量半导体阻值(RS值)大小来判断金属厚 度。
如图1所示,通常半导体制造工艺薄膜中使用的TRS机台(型号 RS75)上采用的探针装置10包括针头组件100,包括四探针(Four-point Probe)1001、与四探针1001电连接的电路板(PCB)1002,以及设置在 电路板1002上的六针连接器(6PIN connector)母头J1;机械臂200;将 针头组件100连接到机械臂200上并调整针头组件100在机械臂200上的 高度和松紧度的锁紧螺丝2001;固定在机械臂200上的电路板2002,该 电路板2002上的焊点与控制端通过导线接驳;以及设置在电路板2002上 的六针连接器公头J2;针头组件100是依靠六针连接器J1、J2插拔电连 接,并借助锁紧螺丝固定在机械臂200上。
生产中,由于测量材料的不同,需要频繁地更换针头组件,更换中六 针连接器母头常会因插拔受力不均而损坏(如断PIN脚或接触不良),此 时不得不重新安装六针连接器母头,这给测试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 多次拆焊更换六针连接器母头后,将造成针头组件上的PCB焊盘的损坏, 针头组件将因此无法再次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探针装置所带来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探针装置,包括针头组件,其中针头组件包括多探针、与多探针电连接的 第一电路板,以及通过导线与该第一电路板上的焊点电连接的第一圆形 DIN连接器;机械臂;将针头组件连接到机械臂上并调整针头组件在机械 臂上的高度和松紧度的连接装置;固定在机械臂上的第二电路板,该第二 电路板上的焊点与控制端通过导线接驳;第二圆形DIN连接器,与上述第 二电路板上的焊点电连接;上述针头组件通过第一圆形DIN连接器与第二 圆形DIN连接器旋转电连接,并借助连接装置固定在上述机械臂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探针装置,上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多针连 接器;上述第二圆形DIN连接器通过导线与第二多针连接器电连接;该第 二多针连接器与上述第一多针连接器插拔电连接。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探针装置,上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多针连 接器;上述第二圆形DIN连接器,绑缚在机械臂上,通过导线与上述第二 电路板上的第一多针连接器电连接。
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探针装置,上述第二圆形DIN连接器,绑缚在机 械臂上,通过导线与该电路板上的焊点直接电连接。
上述连接装置为锁紧螺丝。
上述多探针为四探针。
上述多针连接器为六针连接器。
相较于现有的探针装置,本发明通过将原有的针头组件与机械臂的电 连接方式由多针连接器插拔方式变更为DIN连接器旋转电连接方式,当需 要更换针头组件时,只需要旋开圆形DIN连接器的公/母头,使针头组件 上的DIN连接器的公/母头连同针头组件一并拆下更换即可。从而避免了 多针连接器母头断针脚或接触不良而给工程师造成困扰,或因针头组件 PCB焊盘损坏而报废整个针头组件,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薄膜中使用的TRS机台中探针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半导体制造工艺薄膜中使用的 TRS机台中的探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半导体制造工艺薄膜中使用的 TRS机台中的探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例的用于半导体制造工艺薄膜中使用的 TRS机台中的探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 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7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