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证服务器、程序、认证系统及认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8014.7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暖;锻忠司;藤城孝宏;入部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H04W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证 服务器 程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接受服务的提供的用户进行认证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因特网的普及,动画或声音的分发、Web应用程序或Web站点的公开等多种多样的服务经由网络提供给了用户。并且,当服务的提供者需要限定服务的用户时,在提供服务之前,确认请求服务的用户的正当性,即进行用户认证。
作为最一般的用户认证方式,有利用ID(识别符:用于唯一识别用户的字符串)和密码的方式,但为了增强利用ID以及密码的用户认证方式的安全性,已知例如特开平10-341224号公报(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
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当服务的提供者侧的认证计算机从用户终端1经由某线路1接收到用户或数据输入装置的ID时,生成临时使用的密码(一次性密码),使用与线路1不同的线路2向不同于终端1的终端2(邮箱、FAX接收装置、无线接收机、便携式电话等)进行发送。接收到这种密码的用户,经由线路1将密码从终端1发送到认证计算机。
然后,认证计算机,当自身生成的一次性密码与从用户接收的一次性密码一致时,承认用户的正当性。
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通过使用两条线路,减小了具有恶意的第三者进行冒充的可能性。
但是,文献1中所示的技术,有时由于经由线路2通信的终端2的使用状况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执行用户认证方式。
例如,当设想将移动通信网用作线路2、将便携式电话用作终端2的情况时,由于该便携式电话位于地下等原因、电波的接收变得困难或不可能时,用户无法使用该便携式电话来接收一次性密码,因而无法执行认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可以进行与用户侧装置的使用状况相适应的认证的技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取得用户认证时所使用的装置的出席信息,根据所取得的出席信息选择认证方式。
例如,本发明作为对接受服务的提供的用户进行认证的认证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部和控制部,所述存储部存储认证策略信息,该认证策略信息确定与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装置的状况的出席信息对应的认证方式,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处理:取得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装置的状况的出席信息的处理;根据所述认证策略信息,确定与所取得的出席信息对应的认证方式的处理;以及通过所确定的认证方式执行认证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进行与用户侧装置的使用状况相适应的认证。
附图说明
图1是认证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通信装置的概略图。
图3是计算机的概略图。
图4是无线终端装置的概略图。
图5是软电话安装装置的概略图。
图6是通讯软件安装装置的概略图。
图7是服务提供服务器的概略图。
图8是认证服务器的概略图。
图9是认证策略表的概略图。
图10是脚本的概略图。
图11是脚本的概略图。
图12是脚本的概略图。
图13是出席服务器的概略图。
图14是出席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15是用户信息管理服务器的概略图。
图16是用户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17是声音再生服务器的概略图。
图18是IM发送服务器的概略图。
图19是举例表示认证服务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举例表示认证服务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用户认证请求消息的主体部的概略图。
图22是用户信息请求消息的主体部的概略图。
图23是用户信息应答消息的主体部的概略图。
图24是出席信息请求消息的概略图。
图25是出席信息通知消息的概略图。
图26是取得出席信息表的概略图。
图27是用户认证应答消息的主体部的概略图。
图28是用户认证应答消息的主体部的概略图。
图29是举例表示在认证系统中进行认证时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30是举例表示在认证系统中进行认证时的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认证系统100的概略图。
如图所示,认证系统100具备:通信装置10、无线终端装置11、软电话(softphone)安装装置13、通讯软件(messenger)安装装置15、服务提供服务器16、认证服务器17、出席服务器(presence server)19、用户信息管理服务器20、声音再生服务器21和IM发送服务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