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合式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8092.7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净亦;刘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合 式触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装置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操作于电容式触 控位置感测模式或电阻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的整合式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式触控面板由ITO(氧化铟锡)薄膜和ITO玻璃所组成,中间由多个绝 缘隔点所隔开,通过一触控物件(例如触控笔)去触压ITO薄膜形成下压凹陷, 使其与下层的ITO玻璃接触而产生电压的变化,再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再经由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取得受触压点的操作位置。
电容式触控面板基本上是利用透明电极与导电体之间的电容耦合所产生 的电容耦合变化,从所产生的诱导电流来检测受触压点的操作位置。电容式 触控面板的结构中,最外层为一透明基材,第二层为ITO层,当一触控物件(例 如手指)接触到透明基材的表面时,触控物件就会与外侧导电层上的电场产生 电容耦合,而产生微小的电流的变化,再由微处理器计算出手指触控的操作 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电阻式触控板与电容式触控板在操作上有其限制条件及缺点。其中电阻 式触控板具有价格较低的优点,但在触控时需使上下两导电层接触,故需施 加一定程度的触压力,较容易使导电层损坏,且其敏感度也较低。而电容式 触控板虽敏感度较高,但因其作用原理的关系,在触控物件的选用上必须是 一导电体,例如手指或是接有地线的触头,以便传导电流,若是以一绝缘体 作为触控物件则触控板无法进行感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感测使用者触控操作方式而可对应操作于电 容式或电阻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的整合式触控装置,当使用者轻触所述整合 式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整合式触控装置会操作于电容式触控位置感测 模式,而当使用者触压所述整合式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或以笔写输入操 作所述整合式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整合式触控装置会操作于电阻式触 控位置感测模式。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在整合式触控装置的 第一基材形成一第一电极图型,而在一第二基材形成有一第二电极图型。第 一电极图型与第二电极图型各通过一第一扫描电路及一第二扫描电路连接于 一微处理器。
当使用者轻触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所述整合式触控装置操作于电 容式触控位置感测模式,所述触控物件与所述第一电极图型之间的电容耦合 变化由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据以计算出所述触控物件位在所述第一基材的触 控操作面的至少一操作位置。
当使用者触压所述触控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或以笔写输入操作所述触控 装置的触控操作面时,位在所述操作位置处的第一基材因受压,使所述第一 电极图型与所述第二电极图型接触,所述整合式触控装置操作于电阻式触控 位置感测模式,所述微处理器即依据所述第二电极图型的电压变化,计算出 所述触控物件位在所述第一基材的触控操作面的至少一操作位置。
本发明对照背景技术的功效: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仅需搭配本发明的整合式触控装置与简 易的电路构造,配合简易的扫描感测,即可兼具电容式及电阻式触控板的触 控操作模式。故不需受限于已知电阻式触控板或电容式触控板的触控物件限 制,可使得使用者的触控操作更为简便,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下较佳的触控感 应模式,并兼具两种模式的触控板的优点。
本发明的设计也特别适合应用在需要作笔写输入的触控应用领域中,可 有效解决一般电容式触控板所存在的书写操作不顺畅、感应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2是显示图1中主要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显示图1中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在结合后,第一电极图型及第二 电极图型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4是显示图3的4-4断面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整合式触控装置以手指操作的示意图;
图6是显示图5中的触控位置与对应的电容值表;
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以触控物件操作的示意图;
图8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9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整合式触控装置上触压操作的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图9的等效电路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合式触控装置以触控物件操作的示意 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