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木本油料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8404.4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弥永利;李凝;高兰君;张仕华;许若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绿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00 | 分类号: | C10G3/00;C1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德辅道中1***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本 油料植物 果肉 果核 原料 生产 生物 柴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木本油料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八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从2000年初的20美元/桶,飙升到2008年6月的139.12美元/桶,即使偶有回落,增长的趋势却不可逆转。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和不可再生,促使各国政府开始严肃正视开发石油替代品的议题。
在此背景下,生物质燃料被寄予厚望。2000年全球生物质燃料产量为48亿加仑;到2007年已增加到160亿加仑。目前全球生物质燃料的产地,主要分布在美国 (约占43%)、巴西(约占32%)和欧盟(约占15%),合计占全球总产量的90%。而在积极推行开发新能源政策的国家,例如马来西亚和中国,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则尚无显著成效。
在若干生物质燃料中,生物柴油因其优越的特性,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它被誉为“绿色石油”,不仅性能和矿物柴油相当,更具突出的环保优势。生物柴油能大幅降低颗粒、烃类、一氧化碳和硫化物的排放量,从而基本消除柴油引擎臭名昭著的黑烟排放现象,润滑性能优于矿物柴油,由于其燃点为127摄氏度,远高于矿物柴油的52摄氏度,因此运输更加安全。
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大多利用转酯化反应,原料主要为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然而,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生物柴油的快速增产会消耗大量的大宗谷物,严重冲击全球粮食体系。所以,挑选不与民争粮、与民争地的原料,开发相应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木本油料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原料不与民争粮、与民争地、在不对粮食体系造成冲击的情况下,推动生物质燃料能源产业体系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木本油料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该木本油料植物为鳄梨,该方法步骤如下:
提取步骤,从去皮后的鳄梨果肉和果核中提取出甘油三酯和脂肪酸;
转酯化步骤,将所述从鳄梨中提取的甘油三酯和脂肪酸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生物柴油;
其中,所述提取步骤又包括:
匀浆化步骤,将去皮后的鳄梨果肉和果核匀浆化;
溶剂萃取步骤,向匀浆化后的果肉和果核中加入氯仿、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后,使其振荡,萃取出所述果肉和果核细胞内的甘油三酯以及脂肪酸;
分离步骤,将萃取到的半成品进行离心后,取其聚集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氯仿相,置于旋转蒸发仪将所述氯仿蒸发,获得不含有机溶剂的甘油三酯和脂肪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一从鳄梨中提取出生物柴油原料,从而开发了不与民争粮、与民争地的生物柴油原料,推动了生物质燃料能源的产业化发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以木本油科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一个实施例中鳄梨果仁油脂尼罗红染色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以木本油科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一个实施例中鳄梨果瓤油脂尼罗红染色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以木本油科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以木本油科植物的果肉和果核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一个实施例制造出的生物柴油的质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木本油料植物是生物柴油原料的优秀候选对象之一,其中,樟科鳄梨(英文:Avocado、 拉丁文:Persea americana)属的鳄梨具有光明的开发前景。鳄梨,又称牛油果,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但以美国南部、危地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在中国的广东、福建、台湾、四川和云南等地也有栽培。植株为常绿乔木,可以山地种植。果实成熟后重约100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最显著的特征为油脂含量高,可达到总重的32%,其中约85%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绿油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绿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