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8438.3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文圣国;姜镇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特别涉及下述空调机:将显示器单元配置在本体的上部,以防止儿童等不熟练的使用者不注意而操作室内机,并且在前面内侧面板的背面部形成固定部,以固定对上述显示器单元和电源部进行电连接的电缆,从而减少流路阻力。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空调机为了造成对使用者而言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蒸发器构成的冷媒的冷冻循环对室内进行制冷、制热或净化空气,其大致分为分离型和一体型。
上述分离型和一体型在功能上相同,但分离型是在室内一侧设置冷却/放热功能的室内机,在室外一侧设置放热/冷却及压缩功能的室外机,用冷媒配管连接相互分离的两个装置之间;一体型是将冷却、放热的功能一体化,在房屋的墙壁上穿孔或在窗户上挂住装置而直接设置。
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的结构如下:在机壳的前面部下部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部,在机壳的前面部上部形成空气排出口,以将室内的空气通过前面下部吸入并在上述机壳的内部进行调和后,通过前面上部排出。
近来,趋势是不在机壳的前面上部形成空气排出口,而在机壳的上部左、右两侧和上表面形成空气排出口。
另一方面,在上述机壳的前面设有显示器单元,使得可视化而使用者能确认室内机的运行状态,并且形成有操作部,以能进行上述室内机的运行操作。
但是,现有技术的空调机,由于上述显示器单元设置在作为儿童等对室内机的运行不熟练的使用者可接触到的位置的上海苏机壳的前方、即前面面板的前侧面,因而存在儿童等不注意而对上述室内机进行运行操作的问题。
另外,由于上述显示器单元配置在上述机壳的前侧面,因而还指出破坏室内机前侧面的外观的问题。
并且,有时在上述前面面板上为了美观而设置装饰部,由于上述显示器面板配置在上述前面面板上,因而存在设置上述装饰部的作业变得困难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可想出将上述显示器单元配置在上述机壳的上部以防止儿童等不熟练使用者的手接触的方案,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向上述显示器单元和上述显示器单元上供电,对配置在上述机壳内部的电源部之间进行电连接的电缆位于在上述机壳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流路上,因而导致产生不必要的流路阻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下述空调机:将显示器单元配置在本体的上部,以防止儿童等不熟练的使用者不注意而操作室内机,并且在前面内侧面板的前板部背面形成固定部,以固定对上述显示器单元和电源部进行电连接的电缆,从而减少流路阻力。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排出口单元,其可升降地配置在上述本体的上部,并形成有前面空气排出口;升降导向件,其对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升降进行引导;显示器单元,其设置在上述本体的上部或上述升降导向件上,以位于上述升降导向件的上部前方。
另外,还包括前面面板,以上述本体的左右任意一侧为中心旋转地进行铰链结合;在上述显示器单元上,一体形成有避让上述铰链的避让部。
另外,上述避让部,由上述显示器单元的下部一侧以阶梯状切开而形成。
另外,上述显示器单元的左右整体长度,形成为与上述本体上部的左右整体长度或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前面左右整体长度对应的长度。
另外,上述升降导向件包括从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前板部上端向上部倾斜地突出的前方突出部、和从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后板部上端向上部倾斜地突出的后方突出部;设置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的上述显示器单元的上端以与上述前方突出部对应的高度形成。
另外,在上述升降导向件上形成有向上述升降导向件的前方突出的前面引导部件凹陷部,以对上述排出口单元的升降进行引导;在上述显示器单元的背面部形成与上述前面引导部件凹陷部对合的对合凹陷部。
另外,上述排出口单元,配置成向上述本体的上侧倾斜地上升或向上述本体的内部倾斜地下降;形成有上述对合凹陷部的上述显示器单元的背面部,与上述排出口单元对应地向上述本体的上侧或内部倾斜地形成。
另外,还包括:控制部,其在上述本体上设置于比上述显示器单元低的位置上;电缆,其对上述显示器单元和上述控制部进行电连接,在上述本体的内部,沿着上述电缆形成支撑上述电缆的固定部。
在这里,上述固定部可以是沿着上述电缆的配置路径在上述本体的前板部背面上形成的一对肋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