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8776.7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陈立航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电磁感应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向外部装置供电的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使用电磁感应的无接触充电设备。这种充电设备利用 如下的电磁感应的原理:在设置于充电设备中的初级线圈中流 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使得在设置于外部装置中的次级线圈的 两端产生电压。在这些充电设备中,当将金属片(例如,硬币) 等的异物放置在由初级线圈产生的磁场内时,在该金属片中流 动的涡电流(eddy-current)可能由于该金属片的内部电阻而产生 热。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如下充电设备(例如,US 2007/0069687):该充电设备不启动充电设备的充电电路,直到 其通过使用无接触IC卡的认证检测到已将可充电装置放置在充 电设备上为止。
然而,上述充电设备未考虑到对多个装置并行充电的情况。 因此,当将可充电装置和不可充电装置同时放置在充电设备上 时,例如,存在如下问题:不管在充电设备上是否存在不可充 电装置,都可能开始充电操作,从而导致不可充电装置产生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如上所述的这种问题,并且提供了一种即使 在将不可充电装置或异物连同可充电装置一起放置在充电设备 上时也能够抑制热生成的充电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充电单元, 用于对所放置的外部装置进行无接触充电操作;位置检测器, 用于检测所放置的物体的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所放 置的物体是否是与所述充电单元兼容的外部装置;以及控制单 元,用于控制所述充电单元,从而使得在对与所述充电单元兼 容的外部装置进行所述无接触充电操作期间,当已将由所述判 断单元判断为不是与所述充电单元兼容的外部装置的物体放置 在与所述充电单元相距预定距离的范围内时,限制对充电中的 外部装置的充电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多个充电单 元,用于对所放置的外部装置进行无接触充电操作;位置检测 器,用于检测所放置的物体的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 所放置的物体是否是与所述充电单元兼容的外部装置;以及控 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充电单元正对与所述充电单元兼容的 外部装置进行所述无接触充电操作时,控制所述多个充电单元, 从而使得当已将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不是与所述充电单元兼 容的外部装置的物体放置在与进行所述无接触充电操作的任一 所述充电单元相距预定距离的范围内时,限制至少一个与所述 充电单元兼容的外部装置的充电操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 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操作 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充电操作 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将说明可以对多个 装置充电的充电设备。注意,在下文,DC表示直流(direct current) 并且AC表示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结构。充电设备100 包括两个线圈101和102。由于电磁感应,通过使电流通过各线 圈101和102所产生的磁场使得在放置于线圈101或102上的要充 电的装置中的线圈的两端产生电压。可以使线圈101和102暴露, 或者可以利用由塑料或树脂等的非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外壳来覆 盖线圈101和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