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9480.7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凤兰;段文锋;王新锋;熊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张法 预应力 混凝土 管道 压浆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铁路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简支梁和 连续梁)孔道压浆用外加剂,具体说是一种高性能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 凝土梁管道压浆剂。该压浆剂也可适用于桥梁、核电站等大型工程的预 应力钢筋混凝土孔道灌浆施工。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建设部“九五”、“十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 的10项新技术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特种工程结构,是建筑 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钢筋 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能力强,它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增强了构件 的承载能力,还可提高锚具的使用寿命。基于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国 内外几乎所有大型工程如桥梁、核电站的安全壳、巨型结构等均采用了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但是,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所有优点都必须建 立在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粘结完好的基础之上。因此,压浆已成为有 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一道关键工序。
预应力管道压浆的目的:
①排除孔道内的水分和气体。孔道压浆可利用浆体比重大的特点, 将孔道内的水分、气体挤出孔道外,使水泥浆充实孔道空间位置。
②保护预应力筋不锈蚀。通过压浆方法将孔道内压满水泥浆,凝固 后可保护力筋不锈蚀。
③充实梁体的密实度。后张预应力构件中的预留孔道穿入力筋张拉 锚固后,仍有1/2~1/3的空隙,压浆后,这些空间被水泥浆严密充实, 凝固后与构件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有利于整体共同受力。
④减轻锚具负担。孔道压浆后,浆体对预应力筋将产生巨大的握裹 力(浆体强度一般设计等强于构件本身,且不低于C40),这样就近似 于先张法,减轻了锚具的负担,即便是锚具超过疲劳极限而失去锚固作 用,也有水泥浆产生的握裹力作为第二道防线,无需担心力筋脱锚而造 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在后张法预应力工法施工中,如何使管道压浆密实、不分层、强度 均匀,钢铰线不锈蚀、预应力损失小,是近年来桥梁等结构工程使用 100年以上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我国众多桥梁中,因压浆质量问题造成 管内钢绞线严重腐蚀预应力损失大,导致安全隐患,甚至个别桥梁发生 倒塌事件。因此,研制高性能铁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剂,对 提高预应力桥梁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 1559960A公开了一种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高性 能灌浆外加剂,其中通过采用掺入铝粉来补偿水泥浆体的早期收缩,但 是在实际施工中,铝粉发气量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此外产生的氢气容 易导致预应力钢筋发生“氢脆”,并且目前有关规范中已明确规定压浆 材料中严禁掺入铝粉。本发明中采用早期膨胀剂代替铝粉,其发气量受 温度影响较小,产生的也主要是对预应力钢筋无害的氮气。
中国专利CN 101157529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水泥基无收缩防腐蚀 灌浆剂,其中通过用塑性膨胀剂来代替铝粉以补偿水泥浆体的早期收 缩,其24h自由膨胀率平均为0.02%,膨胀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在内 掺15%,水胶比高至0.34的条件下,出机流动度才为21s,30min流动度 为25s。本发明中通过加入早期膨胀剂,塑性阶段膨胀效果更加明显, 而且可在更低水胶比条件下,仍具有优异的流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低水胶比条件下具有高流动性,塑性阶 段具有微膨胀性的高性能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剂,以满足铁 路等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剂,该压浆剂的 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高效减水组份:1~3%
早期膨胀组份:5~10%
中后期膨胀组份:30~50%
矿物掺合料组份:40~60%。
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进一步包括如下组分
阻锈组份:0.3~0.6%
保水剂组份:0.01~0.05%
消泡组份:0.2~0.8%
缓凝组份:0~0.5%
引气组份:0~0.05%。
其中所述高效减水组份,由粉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组成,其减水率 ≥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纺织布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热回收装置的电解锰极板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