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弧型高压放电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09698.2 | 申请日: | 2009-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长町信宏;熊田丰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073 | 分类号: | H01J61/073;H01J61/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弧型 高压 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弧型高压放电灯。特别是涉及在发光管内封入0.15mg/mm3以上的水银、在点灯时水银蒸气压达到110气压以上的超高压放电灯,并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或使用DMD(数字微镜器件)的DLP(数字光学处理器)等投影装置的光源用放电灯。
背景技术
投射型投影装置要求对着矩形的屏幕具有均匀且充分的演色性地将图像照明,因此,作为光源,采用封入0.15mg/mm3以上的水银并具有高的水银蒸气压的灯。
这种灯例如采用在由石英玻璃构成的发光管中以2mm以下的间隔相对配置一对电极,在该发光管内封入0.15mg/mm3以上的水银以及1×10-6~1×10-2μmol/mm3的范围的卤素的超高压放电灯。封入卤素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发光管的失透,但是由此也会产生所谓卤素循环。并且,电极使用在轴棒上卷绕线圈,并使该线圈熔融而成的电极,即所谓的熔融电极。
图7表示具有这种熔融电极的短弧型高压放电灯的概要结构。电极为在钨棒上卷绕线圈,仅使该线圈的前端部分熔融而使前端形成为块状的电极。在电极的后端为线圈残留的形状。线圈在灯点灯启动时通过表面的凹凸效果产生辉光放电,起到启动的种子(启动开始位置)的作用。点灯开始后,随着线圈温度的上升,放电持续,从而辉光放电转移为弧光放电。这种电极结构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4-247092号中。
另一方面,上述用途中使用的放电灯近年来逐渐向高输出化发展,投入灯的电力(电流)逐渐增大。投入电流的增大意味着电极的高温化,因此作为灯来说,需要更进一步的温度对策。另一方面,使用该灯的装置例如投影装置被要求越来越高的小型化,作为光源的灯也被强烈要求进行小型化。即,放电灯不仅要应对高输出化和高温化的要求,同时还要对应小型化这一要求。
在此,作为高温化对策的一般方法,可以想到增大电极的体积,增大热容量。但是,增大电极时,作为放电灯的原管必须使用内径大的玻璃,放电灯的封固部的外径也变大,其结果与上述小型化的要求矛盾。
另外,公知一种替代上述熔融电极,通过由电极的素材材料进行切削加工,制作如“褶皱”的散热部分的技术。该结构由于不将线圈卷绕到电极主体上,因此能够实现电极整体的小型化,但由于“褶皱”部分与电极轴一体连接而形成,因此“褶皱”的温度经由电极轴逐渐散热,因此温度并不会大幅度上升。即,在“褶皱”中,存在如下问题,即使好不容易产生了辉光放电,其后由于“褶皱”部分的温度不继续上升,其结果是不会向弧光放电转移。这种电极结构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7-265624号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7092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6562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短弧型高压放电灯,具有良好的点灯特性,并具有能够充分应对高输入化和高温化的电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短弧型高压放电灯具有在封入有0.20mg/mm3以上的水银和卤素的发光部中,前端具有块状部的一对电极以2.0mm以下的间隔相对配置的结构。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块状物的外表面上,形成该块状部的一部分上的加工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环状部件的模拟线圈区域,并且,在该模拟线圈区域的后方存在与模拟线圈区域大致相同直径的未处理区域。
进而,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件的外表面的80%以上从所述块状部物理性地切离。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件与所述块状部件物理性地切离,形成为非一体。
进而,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线圈区域通过照射激光而形成。
本发明涉及的短弧型高压放电灯的方法是制造如下短弧型高压放电灯的方法:在封入有0.2mg/mm3以上的水银和卤素的发光部中,前端具有块状部的一对电极以2.0mm以下的间隔相对配置而成。
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向所述块状部的外表面照射激光,在该块状部的外表面形成微小间隙的槽,并通过使所述块状部与激光光源在该块状部的圆周方向上相对移动,在该块状部外表面的圆周方向上形成环状部件,通过使所述块状部与所述激光光源在该块状部的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在该块状部的轴方向上形成其他环状部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9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