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泥沉降剂及其沉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0109.2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仙;张景泉;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仙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辽宁省阜新市阜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用品及其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煤泥沉降剂及其沉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煤的质量,清除其中的杂质,就须采取洗煤工艺,而洗煤工艺须耗用大量的水,在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下,洗煤水经常循环使用,由于煤泥水中粘土矿物含量高,易泥化成带有负电荷的微细颗粒,使循环煤泥水呈很强的分散状态;带电颗粒大量吸附水中的阳离子,使水质不断恶化,加剧了细微颗粒在水中的沉降稳定性;循环煤泥水的水质硬度低,粘土含量高,导致细微颗粒在水中循环集聚成为悬浊液与胶体溶液的混合液,现在普遍使用高分子絮凝剂来絮凝沉淀煤泥水,该方法存在着少量絮凝剂在絮凝过程有大量漏捕现象,使煤泥水难澄清,而大量使用絮凝剂可以实现煤泥水澄清,又使处理成本加大;絮凝剂的大量使用对选煤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有影响,絮凝剂同煤泥聚合后随之排出水体,不能循环使用,造成浪费,絮凝剂中的单体还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会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使煤泥水处理成本低廉,处理后水质效果好,操作方便的煤泥沉降剂及其沉降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泥沉降剂包括按重量计工业用氯化钠10~14份、工业用腐殖酸钠0.025份;其沉降方法是:首先要检测所要处理的煤泥水水质情况,对不同煤层产的煤处理的煤泥水形成的胶体团粒电荷也不同,在测得电荷量的多少后,按电荷多少加入工业氯化钠10~14份/吨,在电荷的任何状态下,加入14份/吨工业氯化钠都能满足,在煤泥水的化学性质改变后加入0.025份/吨的工业用腐殖酸钠,煤泥水在一至两个小时内完全降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煤泥沉降剂所用的成分工业氯化钠、工业腐殖酸钠原料廉价易得,工业用氯化钠,对处理后的水质好,不存在二次污染;腐殖酸钠来源是风化的煤或褐煤,与煤泥同性相溶,方法科学合理;由于煤泥水中不易沉降的主要是粘土矿物和煤粉,二者在水中带较强的负电荷,同性相斥,增加了煤泥水处理体系的稳定性,通过加入强电解质工业氯化钠将胶体团粒表面的电荷破坏掉,使煤泥水混合液的性质得到改变再加入腐殖酸钠,使煤泥团粒快速团聚沉降,实现煤泥水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处理煤泥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煤泥沉降剂包括按重量计:工业用氯化钠10~14Kg、工业用腐殖酸钠0.025Kg,沉降方法是由于不同煤层的地质结构不同,矿物质的成分也不相同,因此煤泥水所形成的胶体团粒其电荷多少也不相同,工业氯化钠的用量就不同,以一吨煤泥水,按电荷多少,用工业氯化钠量为10~14Kg,在电荷的任何状态下,加14Kg或以上的工业氯化钠都能够破坏煤泥水中的胶团颗粒,在煤泥水溶液的化学性质被破坏后,加入0.025Kg工业腐殖酸钠,煤泥水在一到两小时内完全沉降,使水质达到循环使用标准,工业用腐殖酸钠的来源是风化煤或褐煤,与煤泥水是相溶的,因此处理后的煤泥水无腐蚀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仙,未经陈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