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PU的高精度的16位D/A转换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0213.1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马晨普;王锋;王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永德 |
地址: | 116022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pu 高精度 16 转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A转换电路,尤其涉及不使用专门的D/A转换芯片的16位D/A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类产品的大范围推广,数字电路的应用更为广泛。目前D/A转换即数字量向模拟量的转换,一般是依靠专用的D/A转换芯片实现。8位和12位的D/A转换芯片价格较为便宜,16位的D/A转换芯片价格相对较高,精度越高价格也就越高。使用一般的D/A转换芯片无法保证精度,使用高精度的D/A转换芯片升成本较高。传统的电路控制是以单片机等控制芯片为核心的,但有很多芯片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现在很多芯片都没有集成D/A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D/A转换电路,不用专用的D/A转换芯片,不需要D/A引脚,实现高精度的D/A转换。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CPU的高精度的16位D/A转换电路,包括基于CPU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D/A输出电路和D/A反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的控制电路的AD采样脚为16位,所述的D/A输出电路是一个LM124,包含的四个运算放大器U1A,U1B,U1C,U1D;所述的D/A反馈电路是一个LM124,包含的四个运算放大器U2A,U2B,U2C,U2D。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CPU的高精度的16位D/A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A输出电路的四个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为:自CPU的PWM脚输出至D/A输出电路的运算放大器U1A的正向输入端3脚,反向输入端2脚与输出端1脚相连,电阻R1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与运算放大器U1B的反向输入端6脚之间,U1B的正向输入端经电阻R2接地,二极管D1跨接在U1B的反向输入端6脚和输出端7脚之间,阴极接在6脚,阳极接7脚,输出端7脚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电阻R3连在D1的阴极和D2的阳极之间,电阻R6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与运算放大器U1C的反向输入端9脚之间,电阻R7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1C的反向输入端9脚和输出端8脚之间,U1C的正向输入端10脚通过电阻R5接地,电阻R4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1C的反向输入端9脚和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U1C的正向输入端10脚通过电阻R5接地,电阻R8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8脚和输出端8脚运算放大器U1D正向输入端12脚之间,运算放大器U1D输出端14脚经滤波电容C1接地;所述的D/A反馈电路的四个运算放大器由两个放大电路和两个跟随器组成,运算放大器U2A的1脚和2脚连接在一起, 1脚经电阻R10与运算放大器U2B的反向输入端6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B的正向输入端5脚经电阻R9接地。电阻R11跨接在6脚和7脚之间,输出端7脚经电阻R13与运算放大器U2C的反向输入端9脚相连,U2C的正向输入端10脚经电阻R12接地,电阻R14跨接在运算放大器U2C的8脚和9脚之间,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8脚与运算放大器U2D的12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D的13脚和14脚连接在一起,14脚输出。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CPU的高精度的16位D/A转换电路的信号走向流程,包括D/A输出电路的信号走向流程和D/A反馈电路的信号走向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A输出电路的信号走向流程是:根据需转换的输入数字量的大小,调节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自CPU的PWM脚输出至D/A输出电路的运放U1A的正向输入端3脚,通过U1A提高信号的输入阻抗后输出信号1和信号2两路信号,信号1经R6进入U1C的反向输入端9脚,信号2经R1进入U1B的反向输入端6脚,将信号取反后经二极管D1、D2整流,负向部分作为信号3经过电阻R4输出,经过电阻R6的信号1和经过电阻R4的信号3叠加,经过叠加的信号为仅有负向的连续的模拟量信号,进入U1C的反向输入端9脚,从8脚输出的为信号4,信号4为正向的模拟量信号,经R8进入运算放大器U1D的正向输入端12脚,从14脚输出经过电容C1滤波,模拟量信号5,即D/A转换输出值;所述的D/A反馈电路的信号走向流程是:信号5由U2A的3脚输入,由1脚输出信号6,信号6经U2B的反向输入端6脚输入,U2B的输出端7脚输出信号7,信号7经U2C的反向输入端9脚进入U2C,U2C的输出端8脚输出信号8,U2D的13脚和14脚连接在一起,成为跟随器,信号8由U2D的12脚进入U2D,14脚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未经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