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流变压器就地检修起吊装置及检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534.1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6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爱;张东泉;袁进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变压器 就地 检修 起吊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修装置及检修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整流变压器进行就 地检修起吊装置及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总变电所及高压深入的车间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一般采取在变电所内 就地进行检修。变电所的布置和场地要考虑就地检修的可能。由于国内的新型 大容量风冷式变压器油箱都做成钟罩式,起吊重量需按上节油箱重量考虑,主 变压器就地检修时一般采用汽车起重机起吊。
电解铝厂整流所通常由多台调压整流变压器组组成,由于调压整流变压器 组的结构特点,整流变压器通常采用带顶棚的半户内式安装,而且要求就地吊 钟罩检查或检修,为此通常采用顶棚上设置起吊用吊钩,然而,由于吊钩处于 10几米的高空,人员很难将起吊用具挂上去,而且吊钩位置很难调整,造成检 修不便。
电解铝厂整流所通常由5~7台调压整流变压器组并联构成,当其中一台需 要检修时,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往往不能使用吊车进行作业,再加上调压整流 变压器组自身的结构特点,调压整流变压器组通常采用带顶棚1的半户内式安 装,所以不能采用汽车起重机起吊,为此通常在变压器室顶棚1预留起吊设施吊 钩4或吊环,吊钩4设在变压器室顶棚1正对上节油箱6中心线的位置。这种设置 方式有四点缺陷:
第一:由于吊钩4处于10几米的高空,操作人员8很难将起吊用具5挂上去, 而且操作人员8将起吊用具5挂上去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8的安全又造成一定程 度的威胁;
第二:吊钩4是在土建施工中预先埋设的,由于土建误差或其它原因,吊钩 4的位置很难埋设准确。
第三:由于变压器7的上节油箱6重量达十几吨,上节油箱6宽度达4~5米, 形状也不是很规则,且起吊固定点吊钩4为一点,吊钩4位置相对上节油箱6中心 线又存在误差,造成变压器7的上节油箱6起吊不平衡。从而对变压器7的上节油 箱6起吊造成很大困难。
第四:由于变压器7间隔空间狭窄,变压器7的上节油箱6起吊不平衡等原因, 通常有两个操作人员8站在变压器7的上节油箱6上,相互协调操作上节油箱6的 起吊工作,使上节油箱6始终处于水平,这两个操作人员8的工作难度很大,同 时对操作人员8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流变压器就地检修起吊装置及检修 方法,目的是方便检修,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整流变压器就地检修起吊装置,包括顶棚,在顶棚上设有洞,在洞的上方 设有工字钢,起吊用具设在工字钢上。
所述的洞为长度为1800-2200mm、宽度为350-650mm的长方形。
在所述的长方形洞的边上设有梁。
所述的洞设在上节油箱中心线的位置。
所述的梁设在长边侧上。
所述的设在洞上方的工字钢为两根。
整流变压器就地检修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两根工字钢分别担在两个梁 之间,操作人员将起吊用具挂在这两根工字钢上,操作人员在地面或顶棚操作 起吊过程,变压器就地检修完毕,用钢板将洞封好。
本发明与传统的检修办法比较有以下几点优点:
第一:吊钩的固定装置为两根工字钢,只需将两根工字钢分别搭在顶棚1的 上反梁上即可,安装简单易行。
第二:由于土建在棚顶1预留的洞,即使有土建误差或其它原因,起吊中心 可随时调整。
第三:起吊固定点为两点,使变压器的上节油箱起吊过程比较平稳。
第四:两个或更多的操作人员可在棚顶或在地面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及 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检修装置。
图2是本发明检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棚顶预留洞俯视图。
图4是棚顶预留洞左视图。
图中,1、顶棚;2、梁;3、洞;4、吊钩;5、起吊用具;6、上节油箱;7、 变压器;8、操作人员;9、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 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管路及炉管杂质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新型自粘二复合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