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井口小型硫化氢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666.4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门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门正国 |
主分类号: | E21B43/36 | 分类号: | E21B43/3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丛 |
地址: | 110164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口 小型 硫化氢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田采油井井口 去除采出气中过多的H2S——硫化氢的装置,它可以防止腐蚀管线,防止其泄 漏对人和环境造成伤害。
背景技术
在我国石油开采已进入了成熟阶段,但是由于石油组份的复杂多样,造 成众多油气井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硫化氢——H2S。而H2S的存在不但是对输油 管道造成腐蚀加速老化,而且过量的H2S还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损 害。如过多的输入炼厂,还会对炼油设备造成影响,同时影响催化作用,降 低催化剂活性。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单井处理的装置,只在大型输气项目中 对燃气进行处理的大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油井井口小型硫 化氢去除装置,它具有体积小,易操作的显著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油井井口小型硫化氢去除装置,它是将箱体14内部分隔为四个腔室,依 次为气液分离腔1、吸附剂A腔2、吸附剂B腔3和气体调控腔4;气液分离 腔1内设有电子液位计6,气液分离腔1的下部设有入口5和下出口管道15; 下出口管道15上设有第一电磁单流阀7;气液分离腔1和吸附剂A腔2之间 设有第一排气孔16,吸附剂A腔2和吸附剂B腔3之间设有第二排气孔17; 吸附剂B腔3和气体调控腔4之间设有第三排气孔18;气体调控腔4上的出 口管道11与输油管道13相连;下出口管道15上设有电子泵12,出口管道 11上设有第二电磁单流阀10;所述的吸附剂A腔2和吸附剂B腔3内分别设 有第一扰流板8和第二扰流板9。
所述的第一扰流板8和第二扰流板9的两层之间方向为相反设置的。
所述的第一扰流板8和第二扰流板9的层次为1~3层。
所述的吸附剂A腔2和吸附剂B腔3内的吸附剂可为液、固配合及液、 液配合。
所述的第一排气孔16和第二排气孔17顶端的Y型第一出气口26和第二 出气口27上分别设有单流阀24和电磁吸气阀25。
本发明属于采油井口去除采气中过多H2S的装置。主要用于单井采出汽 中所含H2S过高不易收集,集中处理困难的特点,对单井进行有效处理的吸附 法的小型装置。本装置采用吸附法,可通过更换吸附剂而达到长期使用的目 的。避免了对输出油管的腐蚀造成的泄漏;修井过程中套管残存气体对人的 伤害;由呼吸阀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特殊高H2S井对中心站处理的影响, 是一种有利于环保的装置。
本发明是是通过化学吸附的方法利用自身体积小,拆卸方便,可移动的 特点,有效地防止了H2S外泄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达到对油井井口H2S 含量偏高的单井进行简单处理。通过定期更换吸附剂达到处理目的,降低采 出气中H2S水平。另外,本发明可作为修井作业时,残存套管气的处理装置。 与现有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具有体积小巧、灵活可移动的特点,有利于在井 口复杂环境下的安装使用。无三废产生,吸附剂中毒后,可处理再生使用, 少部分残渣可焚烧处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此类发明装置,它更多的时候可 应用于油田修井作业中。本发明为环保装置,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体 健康。因此,本发明添补了本技术领域的空白,它的问世将会给本领域带来 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中:气液分离腔1,吸附剂A腔2,吸附剂B腔3,气体调控腔4,入 口5,电子液位计6,第一电磁单流阀7,第一扰流板8,第二扰流板9,第二 电磁单流阀10,出口管道11,电子泵12,输油管道13,箱体14,下出口管 道15,第一排气孔16,第二排气孔17,第三排气孔18,油井19,井口20, 井站21,把手22、23,单流阀24,电磁吸气阀25,第一出气口26,第二出 气口27。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出气口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门正国,未经门正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炼油厂中尾气产品的制备
- 下一篇:一种防撕裂气密布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