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1173.2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吕连海;杜文强;马绍辉;荣泽明;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3/205 | 分类号: | C07C43/205;C07C41/18;B01J2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 杰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三甲氧基 甲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领域,涉及一类改性骨架镍催化剂的加氢应用,具体 涉及一种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3,4,5-三甲氧基甲苯是合成诸如脑功能改善药物艾地苯醌以及辅酶Q0~10等泛醌类化合物 的重要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辅酶Q10需求量日益增加,植物中 提取得到的辅酶Q10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效合成辅酶Q10及其中间体的化学方法成为 精细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课题。以往文献报到了三种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方法:方法一, 对甲苯酚与发烟硫酸进行磺化反应,生成2,6-二磺酸基-4-甲基苯酚,然后经碱溶,再以硫酸 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该方法消耗大量的酸碱,设备腐蚀严重,能耗高,环 境污染严重,收率低,正在被淘汰;方法二,将对甲苯酚经溴化、甲氧基化和甲基化反应得 到目标产物。该方法的特点是各步收率较高,生产成本适宜,但是其路线长,甲氧基化和甲 基化时间长,分离操作繁琐,工业化难度大;方法三,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直接还原制备。 通常使用水合肼还原工艺(该技术通称Wolff-Kishner-Huang还原),该技术成熟,但是污染 严重,急需改良。近年来,有人尝试使用催化加氢技术替代水合肼。
2002年,龚亚飞等报道了采用Pd/C催化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的还原反应,主要研究了 反应历程,并指出Pd/C水合肼复合体系更适合于该反应;2007年中国专利CN 1903816A以 及相同研究组所发表的文章A solvent-controlled highly efficient Pd-C catalyzed hydrogenolysis of benzaldehydes to methylbenzenes via a novel‘acetal pathway’Tetrahedron,2007中报道了在 常温、常压及强酸性条件下,采用Pd/C催化3,4,5-三甲氧基苯甲醛还原制备3,4,5-三甲氧基 甲苯的新方法。该方法收率高,但是使用强酸性条件,催化剂使用量大而且失活很快,基本 不能重复使用,目前尚没有工业化价值。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海洋化工特别是溴素化工的迅速发展,2008年我国的3,4,5-三甲氧基 苯甲醛以及3,4,5-三甲氧基甲苯的产量均已成为是世界最大,其中3,4,5-三甲氧基甲苯的产量 大约占全球产量的70%,目前均使用水合肼还原法制造。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开 发新的环保制造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产品收率高、可替代传统的水合肼还原法的制备 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的方法,采用改性骨架镍催化3,4,5- 三甲氧基苯甲醛加氢制备3,4,5-三甲氧基甲苯,步骤如下:
(1)催化剂的制备:
改性骨架镍催化剂是以常规骨架镍的制备方法为基础,进行体相和表面改性,改性组分 包括Fe、Cr、Mo、W和Mn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改性组份的质量含量为0.5-8wt%;
(2)加氢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
将原料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和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其中原料与溶 剂的质量比为1∶1~1∶9,最适宜的质量比为1∶2~1∶4;依次用氮气、氢气置换反应器中 的空气后,搅拌升温至110~180℃,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是150-165℃,氢气压力为3~8MPa, 最适宜的压力范围是5-7Mpa,反应时间为1~8小时,最优化的反应时间为1.5-2.5小时。
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甲基环己烷、环己烷、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磷光聚合物用单体
- 下一篇:CT射束硬化校正中的噪声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