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藻无公害烟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1335.2 申请日: 2009-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1564053A 公开(公告)日: 2009-10-28
发明(设计)人: 王道贤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鸟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5/48 分类号: A01N65/48;A01N65/44;A01N65/12;A01N65/08;A01N59/02;A01N25/18;A01P13/00
代理公司: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玉信
地址: 110161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杀藻无 公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杀藻技术,特别是一种杀藻无公害烟剂。

背景技术: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 又叫枯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常于夏季 大量繁殖,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恶臭味的浮沫,称为“水 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蓝藻水华引起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 降低,蓝藻大量繁殖恶化了水中通风,光照,导致水体缺氧,水质变坏。蓝藻 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 畜产生毒害外,还是强烈的致癌物质,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直接危害着人类 的健康和生存。

2007年5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以及巢湖蓝藻事件,苍南县桥墩水库蓝 藻事件,直接导致水资源破坏,自来水气味难闻,影响到居民生活。蓝藻水华 是由于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废水大量积累,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在气候适宜情况下,促使蓝藻大量繁殖并在水面集聚而产生的自然灾害现象。

针对日益严峻的藻类防治问题,国内外政府与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与实验,已发现了多种控藻技术:扬水筒技术、生物浮岛技术,改性粘土及 植物浸出液控藻技术,鱼控藻技术,遮光控藻技术,以及物理—生态工程联 合控藻技术。

蓝藻大量繁殖,迫使人们开发研制了多种治藻的技术与方法,如:机械收 藻技术、微生物控藻、生物控藻,超声波控藻、纳米杀藻、植物化感作用控藻、 粘土沉降控藻、化学杀藻等多种方法,有见效直接快速的优点,但也有很多缺 点。如对浓藻的收集效率高但对于普通浓度的水华,效率大大降低。此外,还 有成本,特殊工程机械等方面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目前尚不存在有效控藻,不留后患的控藻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杀藻无公害烟剂。 它对治理水体浮游生物、空气消毒、防治害虫均有显著效果。

它是一种由天然植物马桑、驱文草、青蒿、麦芽、生姜等合成的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硫磺、马桑、驱蚊草、青蒿、麦芽、生姜 组成,其特征是:(按重量份配制)马桑100-500、驱蚊草100-500、青蒿100-500、 麦芽100-500、生姜100-500、硫磺200-1000、水200-1000,将以上各种配料混 合后加入水200-1000,熬制为一组份的水剂,过滤澄清后备用。

将以上各种配料混合后加入硫磺粉200-1000份,研磨为一组份的粉剂备用。 粉剂与水剂通过特定的设备配合,作用于目标水体,以实现杀灭有害藻类的功 能。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粉剂加热到150-180摄氏度进行碳化形成烟 雾。其次将碳化过程中形成的烟雾通入到水剂中混制及过滤净化,形成有效烟 剂。最后,将形成的烟剂通入到含有有害藻类的自然水体中,实现杀灭害藻的 功能。

一般每5平方米面积需处理1-2秒钟,处理后1天,青苔枯死,处理后3 天,水域中的青苔失绿,发白,成堆的藻体破碎,消亡,说明这一技术对蓝绿 藻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无论是池塘水域不流动的水体还是河流等流动的水体中, 本烟剂对清理青苔水藻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烟剂是天然矿,植物含成的,施 用后不会引起二次污染,观察处理后的水体中,其他水生生物,鱼类、蛙类及 高等动植物均未见受不良影响,初步证明其安全性和无公害性。稻田初步应用, 防除青苔蓝藻效果良好,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的消除蓝藻,还可以消除水葫芦 和水草。对水稻生育和河蟹养殖无不良影响。对水域的蓝绿藻防除效果好,施 用简便,对水体及水生生物安全。符合无公害防除要求,为江河湖泊等淡水水 域的蓝绿藻防除提供了无公害防除新技术。针对我国淡水湿地面积大,养殖面 积大。蓝藻发生危害重的现实。该项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鸟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鸟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