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椎穿刺训练仿真标准化病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1343.7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吉;赵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穿刺 训练 仿真 标准化 病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穿刺技术教学,可为医院、医学院校的医生、学生提供腰椎穿刺术操作训练的仿真标准化病人。发明涉及医学解剖、仿真材料、塑模等技术。
背景技术
穿刺技术是医学教学的重点,由于社会的发展,患者人权保护意识的争强,单纯依靠病人实施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医学模拟实训室”,目的是为医学生建立真正的实训基地。目前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尚无此类脊椎穿刺术训练的仿真病人,操作者很难学习、掌握腰椎穿刺技术的要领,为了让医学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该穿刺技能,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必须根据我国医学现况,研发出符合我们中国人特征的腰椎穿刺训练仿真标准化病人,为我国培养出高水平的医务工作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学生难以学习、掌握腰椎穿刺技术的要领,建立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医学模拟实训室”,填补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关于腰椎穿刺模型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腰椎穿刺训练仿真标准化病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腰椎穿刺仿真标准化病人模拟成年男性倒模,采用PVC材料制作,触感真实,外观形象仿真;仿真标准化病人的体位为侧卧于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弯曲,双膝向腹部屈曲,躯干呈弓状,腰部可以活动;操作者一手挽仿真准标化病人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方可实施腰椎穿刺术;在实施腰椎穿刺术训练时,应按临床实际操作规程进行;实施腰椎穿刺过程中,进针有阻滞感,当进入目标部位时,有明显落空感,同时会有人造脑脊液流出。利用标准化病人可模拟操作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鞘内注射药物、硬膜外麻醉、腰椎麻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体表标志明显(如髂后上棘、髂嵴、胸椎棘突、腰椎棘突、骶骨),触感真实,外观形象仿真,利用仿真标准化病人可以操作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鞘内注射药物、硬膜外麻醉、腰椎麻醉。
2.标准化病人解剖位置准确,后背腰部的仿真皮肤可以拆卸,可完整的观察到1-5腰椎(椎体、椎弓板、棘突)、骶骨、骶裂孔、骶角、棘上韧带、黄韧带、硬脊膜与珠网膜,以及由上述组织形成的珠网膜下腔、硬膜外腔、骶管;髂后上棘、髂嵴、胸椎棘突、腰椎棘突,各易损件更换方便,标准化病人可重复利用。
3.仿真标准化病人可以模拟真实病人的体位供学生操作训练,。操作全程模拟临床穿刺情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腰椎穿刺训练仿真标准化病人外观示意图。
图2:腰椎穿刺训练仿真标准化病人腰椎、相关组织安装示意图。
图3:模拟腰椎示意图。
图4:模拟黄韧带、硬脊膜外腔、珠网膜、珠网膜下腔示意图。
图中1.标准化病人腰部可更换的仿真皮肤,2.连接硬脊膜外腔的手压球,3.硅胶管,4.连接珠网膜下腔的硅胶管,5.仿真标准化病人腰部脊椎突,6.仿真标准化病人腰部脊椎间隙,7.仿真标准化病人模拟黄韧带、珠网膜,8.硬脊膜外腔,9.珠网膜下腔。
具体实施方式
模拟成年男性身材标准倒模,采用PVC材料制成仿真标准化病人模型,依据解剖学特点使仿真标准化病人触感真实、体表标志明显,如:髂后上棘、髂嵴、胸椎棘突、腰椎棘突、骶骨,方便操作者寻找穿刺部位;仿真标准化病人的体位为侧卧于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弯曲,双膝向腹部屈曲,躯干呈弓状,腰部可以活动;后背腰部的仿真皮肤为PVC软料制成,手感模拟真人皮肤,可以根据损坏程度进行拆卸、更换;腰部仿真皮肤下的肌肉组织采用PU发泡模拟,取下仿真皮肤、仿真肌肉组织的模型可完整、准确的观察到由PVC材质倒模制成的1-5腰椎(椎体、椎弓板、棘突)、骶骨、骶裂孔、骶角和进口硅胶材质倒模制成的棘上韧带、黄韧带、硬脊膜与珠网膜,以及由上述组织形成的珠网膜下腔、硬膜外腔、骶管;髂后上棘、髂嵴、胸椎棘突、腰椎棘突,各易损件应更换方便,目的是使标准化病人可重复利用;操作者一手挽仿真准标化病人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腰椎的椎间隙,可使穿刺沿椎间隙顺利刺入;在实施腰椎穿刺术训练前,应按临床实际操作规程进行;实施腰椎穿刺过程中,当穿刺针抵达模拟黄韧带时在硅胶阻挡的作用下使阻力增大有韧性感,突破黄韧带后,进入硬脊膜外腔有明显的落空感,挤压连接模型硬脊膜外腔的手压球可实现硬脊膜外腔负压,此时可推注麻醉药液,为硬脊膜外麻醉;若继续进针刺破模拟硬脊膜和珠网膜出现第二次落空感,即进入珠网膜下腔将有模拟脑脊液流出,连接模型珠网膜下腔的硅胶管可以预先注入、补充脑脊液。上述实施方式应遵循腰椎穿刺操作规则,以达到操作临床真实病人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箔变压器卷取机
- 下一篇:非线性模糊逻辑决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