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495.7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赵洪彪;余传林;庄宇刚;何成国;刘晓龙;段日莎;崔晓兰;姜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传林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7/04;F23G5/3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宝贵 |
地址: | 116031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药 废渣 废液 焚烧 循环 流化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较早地开展了焚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该技术来解决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同时将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废热锅炉生产蒸汽用于工业生产或发电。而我国绝大部分垃圾的处理还仍然处在填埋处理的阶段。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填埋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尤其是农药废渣,一直未能妥善处理,对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填埋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场地,对于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来说,采用填埋处理方式不是一种最佳选择。农药废渣、废液作为一种垃圾,既是废物,又可看作是一种资源,它含有很高成份的可燃物质,且发热值较高,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也适宜焚烧。循环流化床是近年来在电力、环保行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低污染、高效焚烧技术,其燃烧温度为850~950℃,固体颗粒在循环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可以高达数小时,燃烧效率大于99%,适合煤炭、城市垃圾等多种不同燃料的高效低污染燃烧。因此,将循环流化床技术引入到农药废渣焚烧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包括钢架,其特征在于:钢架上装有燃烧筒、旋风分离器和尾部竖井烟道,它们构成了该焚烧炉的主体,其向火面均采用刚玉质耐火混凝土浇筑,用耐火抓钉进行固定,并在刚玉质耐火混凝土炉墙外设置保温层,其中的燃烧筒与旋风分离器在其上部直接联接成一体,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则通过膨胀节与尾部竖井烟道相连接;所述燃烧筒的上部出口侧装有喷氨气和/或喷氨水的喷枪;其下部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之上有布风板及风室,布风板及风室之上有接口分别与给料装置及返料器相通,所述尾部竖井烟道的下部有烟气出口,并与废热锅炉的进口烟道相连接。所述的燃烧筒的上部设有防爆门。所述的燃烧筒的稀相燃烧区与密相燃烧区之间还与二次风系统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维修方便、运行安全稳定等特点,同时适宜在其它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废液焚烧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3张,其中:
图1是本发明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俯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钢架 2、燃烧筒 3、Y型耐热抓钉 4、保温层 5、刚玉质耐火混凝土炉墙 6、稀相燃烧区 7、给料装置 8、密相燃烧区 9、点火装置10、布风板及风室 11、二次风系统 12、返料器 13、旋风分离器 14、膨胀节15、尾部竖井烟道 16、检查孔 17、防爆门 18、床料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的一种农药废渣、废液焚烧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其结构主要包括:钢架1、燃烧筒2、Y型耐热抓钉3、保温层4、刚玉质耐火混凝土炉墙5、稀相燃烧区6、给料装置7、密相燃烧区8、点火装置9、布风板及风室10、二次风系统11、返料器12、旋风分离器13、膨胀节14、尾部竖井烟道15、检查孔16、防爆门17、床料输送装置18。农药废渣通过给料装置7并由播料风送入焚烧炉内,点火装置9在焚烧炉床下点火,一次风从布风板下进入循环流化床密相区,根据燃料燃烧及炉内温度情况由床料输送装置18补充流化床体所需床料。在稀相燃烧区6由二次风系统11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空气。焚烧炉内的向火面采用刚玉质耐火混凝土浇筑,耐火混凝土用Y型耐热抓钉3进行固定,在刚玉质耐火混凝土炉墙5外设置保温层4,保温层采用高铝纤维毡或其它性能可靠保温材料。在燃烧筒2的上部设有圆形防爆门17,防止焚烧炉内气压突然升高破坏炉体。燃烧筒2的上部还设有喷水降温枪,喷枪采用压力雾化,通过喷水降温控制炉内温度。在燃烧筒2出口侧面位置沿高度方向布置一根或多根喷氨气(水)喷枪,其结构尺寸与喷水喷枪相同。其作用就是在900-950℃下喷NH3进行SNCR脱硝反应。旋风分离器13布置在燃烧筒2的出口,分离下来的物料通过返料器12送回循环流化床密相燃烧区8。分离后的高温烟气从旋风分离器13出口通过膨胀节14进入尾部竖井烟道15,经尾部竖井烟道15进入废热锅炉,再经过脱酸和除尘装置,之后由引风机排入烟囱进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传林,未经余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1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