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正丁酯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161.1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巩渊博;夏长斌;高月新;贾亮;陆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54 | 分类号: | C07C69/54;C07C67/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 滨 |
地址: | 11014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 正丁酯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工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丙烯酸正丁酯的生产方 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丙烯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塑料、涂料、粘合剂等。具有关资料报导,全球丙烯酸正丁酯需求2005年约 为170万吨,并且需求量在逐年增高,2010年预计需求量达到200万吨。
目前,已经公开的丙烯酸正丁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日本触媒化学公司的,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丙烯酸和正丁醇在一个反应器 内进行酯化反应,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然后,含丙烯酸正丁酯的反应产物首先进入酸分离塔,未反应的丙烯酸从塔底分离, 返回反应器循环利用;其它物料从塔顶流至分离罐分层,下层大部分水和一部分有机液作 为回流返回塔中,其余水排出;上层物料先后进入轻、重组分分离塔,将剩余的水、丁醇 等轻组分和二聚物等重组分分离;这样,只需要三个精馏塔就达到了产品要求。
虽然该工艺减少了精制系统的流程,但是,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每四个月就需更换一 次,对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非常不利。
另一种是德国鲁奇公司的,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丙烯酸和正丁醇在三个串联反应 器内进行酯化反应,采用硫酸作催化剂。反应产物离开反应器后进入中和罐,硫酸被碱洗 掉,完成分离。碱洗液进入醇回收塔,通过蒸馏回收丁醇;碱洗后的物料依次进入轻、重 组分分离塔,将剩余的水、丁醇等轻组分和二聚物等重组分分离,最终得到丙烯酸正丁酯 产品。
该工艺采用硫酸作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严重。
而第三种则是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的,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丙烯酸和正丁醇在二个 串联反应器内进行酯化反应,采用有机酸作催化剂,且采用边反应边进行脱水方法,以使 可逆的酯化平衡反应尽量向生成酯方向进行。反应器排出的产物进入碱洗塔、水洗塔,去 除物料中的催化剂、丙烯酸和正丁醇。碱洗液进入醇回收塔,回收正丁醇;水洗后物料依 次进入醇拔头塔、酯提纯塔,去除残留的正丁醇、水和重组份后,得到丙烯酸正丁酯产品。
酯化反应过程,由于采用有机酸做催化剂,故对系统的腐蚀程度大为减轻。
上述三家公司的丙烯酸正丁酯装置代表了现阶段国际上的主要生产方法。其中,日本 三菱化学的生产方法优于其它两家,该工艺既能保证装置的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又有效的 降低了催化剂对系统的腐蚀程度。
本申请人于2006年引进日本三菱公司技术,建成一套13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 其中丙烯酸正丁酯的生产规模为8万吨/年。
丙烯酸正丁酯的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丙烯酸、正丁醇以及少量有机酸催化剂被加进串联着的两个反应器(第一反应器和第 二反应器),每台反应器内部被隔板分隔为二个反应室,共四段反应区,原料在负压下、 固定温度下依次通过四个反应室,最终反应生成丙烯酸正丁酯;
反应所生成的水与正丁醇一起进行共沸蒸馏,从脱水塔的顶部除去,含产品和催化剂 的第二反应器流出物用泵打入催化剂萃取塔;
在催化剂萃取塔底部的萃取液中含有大部分的催化剂及未反应的丙烯酸,返回反应器 循环使用;目的产物丙烯酸丁酯则进入洗涤塔;
在洗涤塔,塔顶为经过洗涤和中和的丙烯酸丁酯,送入后续二塔,分别脱除轻组分及 重组分,得到丙烯酸正丁酯产品,塔底洗涤液进入回收塔回收丁醇后,塔底废水送入废水 储罐。
但是,上述丙烯酸正丁酯生产工艺仍存在缺陷及不足。由于丙烯酸和丙烯酸酯非常易 于聚合,物料在反应器内在负压下、四段反应腔保持恒温操作,第一段反应腔的产品转化 率为50~70%,第二段为70%~90%,第三段为90%~98%,第四段反应腔的产品转化率 接近100%。由于各段反应温度相同,物料经过前三段反应腔后,产品转化率过高、转化 速度过快,因而副产物增多,并且在第四段反应腔内丙烯酸正丁酯的聚合反应趋势加速, 聚合物增多,物料粘度增大。这样,既导致物料单耗增大,又不利于产品精制系统的正常 运行。因为上述情况,导致本申请人的丙烯酸正丁酯装置的平均单耗升高:丙烯酸单耗为 0.62~0.63吨/吨,正丁醇单耗为0.62~0.64吨/吨。由于聚合物量增多,单耗高,产品 产量就低。因此反应器内聚合物的产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