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能耗环保采暖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2370.6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珺;佟传钢;王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自成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峰 |
地址: | 024000内蒙古自治区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环保 采暖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 种低能耗的采暖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从发 达国家的经历看,这是消耗资源最多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以年均9.4%的罕见速度高速增长,但这种高增长率是建立在能源高消 耗、高环境污染基础之上的,属于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单 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们50 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多倍,而矿物资源的消费则增长了40多倍。去 年,我国约消耗50亿吨矿产资源,用掉全球31%的煤炭、36%的钢材和40% 的水泥,进口上亿吨石油和十亿吨铁矿石,我们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资源的超量消耗,还引发了部分生产资料大幅涨价,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环境 污染日益加重。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 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 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切 都表明,我们已经走到了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关口,我们必 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时代要求取暖产品都逐 步向科技化、健康化、节约、环保的方向发展。而本发明既节能减排,又可满 足人们在冬季高质量取暖,同时拥有卫生、环保、健康、无尘居住生活环境, 符合现今国家发展大环境的要求。
目前在采暖产品中有空调、传统的燃煤炉子、土锅炉带动的暖气以及电暖 气(风)等取暖设备。空调的价格很高,高耗能,使得空调在国内中小城市、 城镇及周边地区普及率、使用率不高。而且城市中“空调病”的出现使得许多 空调购买后被闲置起来,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其它产品也是高耗能、对环 境高污染的产品。
本发明的取暖装置整体向节能、环保、价格低廉方向发展,成本较低的 节能调温装置可被农、牧民、小城镇、城乡结合部群众接受,可有效提高农村、 牧区、小城镇、城乡结合部人民的生活舒适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节 电省钱得实惠,国家节能增效促发展。
另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电解铝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据有关资料显 示:2008年全国新增铝产能近300万吨,达到1900万吨,约占全球的1/3, 电解铝产能过剩至少350万吨。本发明是在我们已有的专利2007200101442.X 技术开发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产品,该产品的研究重点是艺术暖气片腹内接入制 热循环管以及应用产能过剩电解铝材料,制造大尺寸无立式水道且内部能接入 发热循环管道的艺术暖气片,与原专利技术结合,构成一个良好的集制热散热 一体的取暖装置。
本发明将为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实施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做 出应用的贡献;加快高效节能采暖机产品的推广使用,一方面有效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提高用能产品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环保采暖散热装置,它节 能环保,调节温度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装置包括压缩机、循环管,上述压缩机的高压出口接制热循环管,该管 接入艺术暖气片内的每一柱,上述制热循环管的出口经散热装置接压缩机的低 压出口。
本装置包括压缩机、循环管,上述压缩机的高压出口接制热循环管,该管 接入艺术暖气片内的下部循环水道内,上述制热循环管的出口经散热装置接压 缩机的低压出口。
上述的压缩机是小功率压缩机。
上述的制热循环管是以蛇形管结构或盘状结构装在艺术暖气片内。
上述的制热循环管是铜制的或铝制的或铁制的。
上述的制热循环管的直径为6--24毫米。
上述的艺术暖气是铝制的。
上述的艺术暖气是钢制的或塑钢制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对原专利散热系统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 外形采用改进艺术暖气片的上下循环水道结构和尺寸,利用艺术暖气片作为散 热装置,使该装置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散热效果好,比原专利技术提高30%的散 热能力。用水转换热量,比带同等面积用空调节能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自成,未经王自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