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2575.4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齐忠昱;方明勋;王林华;王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成型装置,属于电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电极大多采用挤压机方法或是由振动成型机方法,挤压机方法生产电极其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而振动成型方法是生产电极的趋势。成型装置是振动成型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以往的成型装置保温材料普遍采用硅铝耐酸纤维,这种材料在长期高频的强烈振动下其保温性能会逐渐降低的,而保温材料安装在成型装置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无法更换,这就需要更换成型装置,造成浪费。另外,由于成型装置的内壁温度低于电极的外表面温度,使脱具困难,造成脱模时损伤了电极的外表面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廉的电极成型装置,其目的是采用生产出六至十二棱柱或圆柱形的电极,并使成型装置有较高的温度,在成型后电极能顺利脱模,同时提高电极的外表面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极成型装置,它由中模、上模和下模组成,中模套在下模的外侧,中模通过耳板固定在振动成型机的振动台上,上模放在中模里面。
所述的中模的结构为:中模外壁和中模内壁之间设有隔板、带孔的中模支撑板、中模上盖板和中模下盖板,中模外壁、中模内壁、中模上盖板和中模下盖板组成了一个与封闭腔室,中模外壁上开设有中模热源入口和中模热源出口,隔板设于中模热源入口和中模热源出口之间的位置并与中模上盖板和中模下盖板连接。
所述的中模内壁与中模支撑板、隔板、中模上盖板和中模下盖板焊接连接。
所述的中模外壁与中模上盖板和中模下盖板焊接连接。
所述的中模外壁与中模支撑板和隔板塞焊连接。
所述的中模外壁上开有小圆孔用于塞焊中模支撑板和隔板。
所述的中模下盖板下部与定位销连接,定位销伸出中模外。
所述的定位销为2-4个,定位销焊接在中模下盖板的下部。
所述的定位销是由圆柱体、锥形体和半球体组成。
所述的中模的上部为锥形,下部为倒锥形。
所述的中模内壁是由2至12块钢板焊接而成。
所述的中模内壁的四个转角采用角板,其形状为直板或圆弧形板。
所述的每个相邻中模支撑板上的孔的位置为上下交错式设置。
所述的孔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
所述的中模热源入口和中模热源出口焊接在中模外壁上。
所述的上模是由上模上盖板、上模内壁和上模下盖板组成的封闭内腔,在此内腔内设置有交错排列的上模支撑板。
所述的上模上盖板上开有一个上模热源入口和一个上模热源出口。
所述的上模下盖板为半六至十二棱柱形或半圆柱形。
所述的上模支撑板交错排列,其作用是便于热源交替循环。
所述的下模是由下模上盖板、下模内壁和下模下盖板组成封闭的内腔,在此内腔内设置有交错排列的下模支撑板。
所述的下模下盖板上开有一个下模热源入口和一个下模热源出口。
所述的下模上盖板为半六至十二棱柱形或半圆柱形。
所述的下模支撑板交错排列,其作用是便于热源交替循环。
所述的下模下盖板上开有2-4个定位孔,与中模的定位销相匹配。
所述的中模通过耳板固定在振动成型机的振动台上。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廉,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极成型时中模、上模和下模具有较高的温度,能生产出六至十二棱柱或圆柱形的电极,并且在成型后电极能顺利脱模,提高电极的外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极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6是下盖板与定位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