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582.4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黄柳文;刘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17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语言 转换 结构 文本 方法 | ||
1.一种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梯形图语言存储为有利于编辑和转换的存储结构,包括在竖线与梯形图其他图符即实结点的交点处引入虚结点;
对虚结点进行合并,形成AOV图;
根据上述AOV图,按照其拓扑排序的结点顺序,依据各结点不同类型分类处理,将AOV图转换为结构文本。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利于编辑和转换的存储结构为:用于存储梯形图语言的存储装置内部指针方向为向右及向下两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虚结点进行合并是将梯形图分支上的虚结点合并到该分支的在梯形图平面中Y坐标最小的虚结点。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其拓扑排序的结点顺序,依据各结点不同类型分类处理,将AOV图转换为结构文本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AOV图是否存在下一个虚结点或实结点;
如存在,则判断结点是什么类型;
如果为实结点中的普通结点,则进行普通结点处理;
如果为虚结点,则进行虚结点处理;
如果为实结点中的输出结点,则进行输出结点处理。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不存在下一个虚结点或实结点,则结束处理。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形图语言转换为结构文本语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行普通结点处理是对每个普通结点的各种条件进行判断,处理的法则如下:
法则1:上次处理结点所在行号为-1,且当前处理结点的入度为0时,操作符为空;
法则2:当前处理结点的行号与上次处理结点所在行号相同时,操作符为“*”;
法则3:当前处理结点为刚刚处理过的虚结点的下一个结点时,操作符为空;
法则4:当前处理结点的行号与上次处理结点所在行号不相同,且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与上一个被处理结点的虚结点是同一个结点,操作符为“+”;
法则5:当前处理结点的行号与上次处理结点所在行号不相同,且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与上一个被处理结点的虚结点不是同一个结点,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入度小于2,操作符为“+”;
法则6:当前处理结点的行号与上次处理结点所在行号不相同,且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与上一个被处理结点的虚结点不是同一个结点,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入度大于等于2,操作符为“+(”;
法则7: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入度大于2,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不为空,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出度大于1,当前出度为0,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当前入度不为0,该结点的下一个结点为虚结点或横线,该结点后面要再加上一个“)”。如果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行号大于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行号,另外不存在其他的结点满足上述条件,且行号比该结点的行号大,这时在该结点后面再加上一个“)”;记录已加“)”的结点以及相应的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对,供处理虚结点时使用;
法则8: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出端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入度大于2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不为空,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的出度大于1,当前出度和当前入度为0,该结点的下一个结点为虚结点,此时该结点后面要再加上一个“)”。记录已加“)”的结点以及相应的当前处理结点往输入方向的第一个虚结点对,供处理虚结点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5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转支架
- 下一篇:碗装方便老北京传统龙壶小米茶汤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