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2798.0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泰;朱继玉;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继玉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洪发 |
地址: | 163000黑龙江省大庆市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间隙 联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管的联接方法及装置,尤其是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中,提捞井专用油管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应用于提捞井,当提捞井抽子运行到两根油管连接处时,对由橡胶制成的抽子造成一定的磨损,长时间磨损会引起抽子漏失,降低油井产量,缩短抽子的使用时间,并造成能源的损失。并且抽子磨损后不能再利用,从资源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浪费。而将提捞井中的抽子利用于普通油井,可大大节约成本。就以上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油管接箍进行改造,使普通油管也可以应用到提捞井上。利用这项技术,为今后油田提捞井节能增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及装置,可以使抽子与油管间的密封性更好,减少漏失量,提高生产效率,并达到节电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是将油管丝头相对用管箍螺扣联接,先将管箍内壁的中段制作截面为矩形的环状凹槽。在凹槽内嵌入填充环。在管箍的两端旋入油管丝头,至旋紧为止。
油管无间隙连接方法的油管联接装置,由油管丝头和管箍构成,管箍内壁的中段有截面为矩形的环状凹槽,在凹槽内嵌有填充环,管箍两端螺扣连接着油管丝头、并两油管丝头的管口端面均与填充环的两侧面相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嵌入管箍的凹槽中的填充环的凸起高度与油管丝头的管口厚度的数值相等。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抽子与油管间的密封性更好,降低提捞井使用后发生的漏失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电能消耗;可以延长了抽子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作业率,提高了提捞井利用率;打破了提捞井专用油管只能用于提捞井的局限性,提高了油管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及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及装置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油管无间隙连接方法及装置填充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是将油管丝头1相对用管箍2螺扣联接,先将管箍2内壁的中段制作截面为矩形的环状凹槽3。在凹槽3内嵌入填充环4。在管箍2的两端旋入油管丝头1,至旋紧为止。
油管无间隙联接方法的油管联接装置,由油管丝头1和管箍2构成,管箍2内壁的中段有截面为矩形的环状凹槽3,在凹槽3内嵌有填充环4,管箍2两端螺扣连接着油管丝头1、并两油管丝头的管口端面均与填充环4的两侧面相抵。本发明通过在油管接箍内管壁锥度中心位置,加工环形凹槽,将与其形状相配合的密封环镶在凹槽内,可有效地提高两根油管连接处的密封性,提高油井泵抽吸量,可以使油管达到微缝密封,近似于连续油管的效果。
嵌入管箍2的凹槽中的填充环4的凸起高度与油管丝头1的管口厚度的数值相等。
使用前,首先要对使用的油管垂直度和椭圆度进行检测,对于有误差的油管进行修正,然后用丝扣规验油管和油管接箍的丝扣锥度是否符合标准,不合标准的进行校正。加工出凹槽以及密封环,连接好油管和接箍后,用特制工具将密封环镶进油管接箍中的凹槽内,安装完毕。用内径规测试一下是否安装规范,若无问题就可以继续上护丝,按正常作业程序下入井中。
2009年2月27日,采油四矿北4-91-萨零73安装提捞式抽油机,使用的是普通油管,截至到目前该井运转98天,已更换4次提捞抽子。2009年4月17日,采油五矿北3-5-葡49安装提捞式抽油机,运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截至目前运转49天,还未更换过抽子(见试验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继玉,未经朱继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消失模铸造砂筛选装置
- 下一篇:地下侧向成槽铣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