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熔体的获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841.3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九洲;王云利;赵洪生;王青亮;兴成尧;沈利;栗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2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014046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al 中间 合金 获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基中间合金的制备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硼含量(~8wt%B)铝硼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V、Cr、Zr等微量元素对纯铝及铝合金的导电性影响很大,即使只有几十ppm的含量,也会导致纯铝及铝合金导电性的大幅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熔炼电工用纯铝及铝合金时向熔体中加入一定量的Al-B中间合金,使Ti、V、Cr、Zr形成硼化物而得以沉淀去除。从保证导电铝质量的角度出发,工业生产中希望使用硼含量高的二元Al-B中间合金,要求硼以硼铝化合物颗粒的形式弥散分布于铝基体中。目前的Al-B中间合金中硼含量较低(<7wt%)、且通常含有Ti,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工用铝生产厂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熔体的获得方法,解决目前Al-B中间合金中硼含量不够高、且通常含有Ti的问题,满足电工用铝Ti、V、Cr、Zr等微量元素去除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熔体的获得方法,采用KBF4与铝熔体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获取铝硼中间合金熔体。
所述的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熔体的获得方法,通过使用多次低温加KBF4的方法,即:800±50℃时加KBF4熔体加热到1025±50℃实现AlB2向AlB12转换熔体降温至800±50℃时加KBF4,经过多次重复操作后,获得高硼含量铝硼中间合金熔体。
所述的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熔体的获得方法,每次KBF4的加入量占铝熔体重量的20-60%。
所述的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熔体的获得方法,多次重复操作的次数在2-3次。
所述高硼含量Al-B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铝硼中间合金中,硼含量可达8wt%,合金凝固后硼以颗粒状AlB12化合物形式分布于铝基体中。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铝熔体与KBF4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将硼自盐中还原出来。考虑到在530℃以上KBF4开始发生如下分解反应:KBF4→KF+BF3,温度越高,分解越强烈,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应控制在800℃以下。在此温度条件下,铝熔体与KBF4反应生成AlB2,它具有网状结构,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熔体会变得很粘,从而阻碍了化学反应的继续进行。因此,很难获得高硼含量的铝硼合金熔体,这一特性限制了以往用该方法生产的铝硼合金中的硼含量。
实际上,AlB2和AlB12间存在着如下反应:温度高于975℃时AlB12相稳定,低于高于975℃时AlB2稳定。当温度高于975℃时,上述反应迅速向正向进行,AlB2很快转变为AlB12,熔体中的网状结构消失,熔体粘度显著降低;当温度低于975℃时,上述反应逆向进行,但反应速度很慢,即使冷却速度很低,反应量仍很少。因此,自高温冷却下来的熔体内,硼主要仍以颗粒状的AlB12形式存在,熔体黏度较小。此外,AlB12的密度大于铝熔体的密度,当在800℃以下再一次向熔体添加KBF4进行反应时,AlB12保留于熔体内,不会进入渣中。
因此,可通过使用了多次加盐方法,获得了高硼含量(5-9wt%)的铝硼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KBF4与铝熔体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获取铝硼中间合金,使用多次低温加盐方法,即:800±50℃时加盐熔体加热到1000℃实现AlB2向AlB12转换熔体降温至800±50℃时加盐......的方法,获得高硼含量铝硼中间合金熔体。硼含量可高达8wt%,熔体凝固后硼以AlB12化合物形式分布于铝基体中。
附图说明
图1含硼量为~8wt%样品的微观组织。铝与KBF4的重量比为1∶1,KBF4分两次加入熔体进行化学反应。图中,白色为铝基体,小颗粒为AlB12颗粒,黑色为气孔或氟铝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皮质激素的氨磺酰基杂芳基羧酸酯衍生物
- 下一篇:调节无线电射频功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