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烧伤祛炎纱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931.2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庆国;李长青;金玲;贾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庆国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47/46;A61P17/02;A61K31/045;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54101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烧伤 祛炎纱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伤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烧伤祛炎纱及其制备方法,其可应用于各种程度(I、II、III度)的烧伤、烫伤治疗。
背景技术
经研究治疗烧伤的药物有很多,但治疗过程中缺少科学性和实用性,烧伤患者用药、换药时的痛苦、易感染、疗效时间长、愈后有疤痕。本发明在烧伤药物剂型和烧伤治疗上打破了各种中药膏剂的方式。消除了手法涂抹治疗的不佳效果,因为涂抹药膏的方法使创面上药物薄厚不均,就是涂在纱布上的药物由于过厚,纱布网眼不可能外露、不便于引流缺少透气性,由于引流不畅使创面浸渍,给细菌滋生感染提供了条件,即使是抗菌好的药膏因引流不畅出现病理性肉芽组织,使创面愈合时间延长或者反复,其涂抹的浪费提高了药物和治疗的成本。而烧伤祛炎纱消除了上诉弊端。并在烧伤治疗中具有抗炎性;软痂脱痂性;覆皮促进组织血液循环与生长性;消肿止痛减少疤痕发生的作用。
本发明是在中药烧伤祛炎膏的基础上,经20年患者的临床佐证,是一个烧伤治疗上较好的剂型,在消肿止痛、祛瘀生新、软痂除痕、抗感染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伤祛炎纱及其制备,所述烧伤祛炎纱可用于烧伤治疗过程中,可克服现有烧伤药物治愈慢、易感染、愈合后有疤痕的缺点,对于深度烧伤、烫伤的治疗,在不植皮的情况下,可再生皮肤,且治愈时间短、成本低、不易感染、不留疤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烧伤祛炎纱,包括医用棉纱布,在医用棉纱布的棉纱纤维内部浸渍有治疗烧伤的专用药膏。
在医用棉纱布的棉纱纤维表面粘敷有治疗烧伤的专用药膏、并且在棉纱纤维内部浸渍有治疗烧伤的专用药膏。
在表面被治疗烧伤专用药膏粘敷后,医用棉纱布经线纤维与纬线纤维共同形成的网孔依然保留。
所述专用药膏的按质量份数计,其成份配比包括:芝麻油6.8~8.6份、黄芪0.2~0.4份、黄连0.3~0.5份、黄柏0.3~0.6份、蜂蜡0.2~0.5份、珍珠0.2~0.6份、冰片0.1~0.3份、当归0.2~0.4份。
所述烧伤祛炎纱的制备方法如下:
1)中药选择:所先中药按质量份数计,其成份配比包括,
芝麻油6.8~8.6份、黄芪0.2~0.4份、黄连0.3~0.5份、黄柏0.3~0.6份、蜂蜡0.2~0.5份、珍珠0.2~0.6份、冰片0.1~0.3、当归0.2~0.4份;
2)中药预处理:
按常规药物处理方法:先将黄芪、黄连、黄柏、当归分别粉细过100目筛备用;蜂蜡入锅烊化后过滤备用,珍珠粉碎过200目筛备用;
3)中药油浸:
采用不锈钢锅,将芝麻油加入锅内加热,然后分别加入黄芪粉、黄连粉、黄柏粉、当归粉、珍珠细粉搅拌均匀,可用电加热或明火加热,温度120℃-200℃,中药油浸时间120-180min,获得药油原料;
4)药油净化:
将药油原料,趁热用200-300目筛过滤,药油液置放在20-30℃的环境中,静置沉淀48-72小时,然后吸虹上清药油,得精制药油备用;
5)制备药纱:
先将20-40目医用棉纱布裁成块状或卷成小卷,采用高压杀菌锅在压力0.14-0.16Mpa,温度120℃-160℃,时间60-80min,灭菌后备用;再将精制药油加入不锈钢锅内加温80-120℃,搅拌中分别加入蜂蜡、冰片,充分溶解后用200-300目筛过滤,得烧伤祛炎药基备用;
制药纱时将块状或卷形灭菌后的医用棉纱布摆放在不锈钢盒内,加入棉纱重量比例1∶1-2倍的烧伤祛炎药基,采用高压锅在压力1.3-3.0Mpa,温度120-160℃,时间60-8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烧伤祛炎纱,用医用塑料盒封装后即可应用。
本发明所组合的中药成分功效分别为:
1.黄连:
1)成分:含小蘖碱7-9%(即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
2)药理:抗菌谱广、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3)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和咽喉肿痛。口疮、疮毒、湿疹、烧烫伤。
2.黄柏:
1)成分:小蘖碱、药根碱、木兰碱、黄柏碱等;
2)药理:广谱抗菌、降压、保护血小板起止血作用;
3)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泻、清渴、口舌生疮、肿毒。
3.当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庆国,未经金庆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