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946.9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尹昭翔;姜雨臣;韩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岭龙鑫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10 | 分类号: | F27B3/10;F27D1/18;C22B4/08;C22B5/10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沈 |
地址: | 112000辽宁省铁岭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电弧炉 制作方法 | ||
1.一种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1)按电弧炉上口的尺寸用钢板制做炉盖模具,炉盖模具有凸面向上的球冠形部分,球冠形部分的周边连有水平的圆环形边沿,圆环形边沿的尺寸与电弧炉口的炉壁上圆环面尺寸相配合,圆环形边沿的外圆周边连有圆环形水圈,球冠形部分上有与电弧炉上的电极相配合的三个圆孔,圆孔的孔口上部分别有圆筒,圆筒的轴线与球冠形部分的底面圆所在平面相垂直;
(2)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40%~50%的炭素材料颗粒,30%~40%的镁碳砖颗粒,15%~20%的沥青,
上述炭素材料颗粒是粒径1~5毫米的冶金焦颗粒、石油焦颗粒中的一种或冶金焦颗粒与石油焦颗粒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焦颗粒,也可以是上述冶金焦颗粒、石油焦颗粒或混合焦颗粒与粒径1~5毫米的石墨颗粒混合的石墨焦颗粒,石墨焦颗粒中石墨颗粒的质量百分数是8~12%,
上述镁碳砖颗粒是粒径小于30毫米的用新镁碳砖粉碎后的颗粒或用废旧镁碳砖粉碎后颗粒,
上述沥青是煤沥青、石油沥青中的一种或煤沥青与石油沥青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沥青;
(3)把上述按量取出的炭素材料颗粒和镁碳砖颗粒混合均匀,得到骨料颗粒,把骨料颗粒加热到100℃~300℃,在骨料颗粒内加入上述按量取出的沥青,混合均匀,得到沥青混凝土;
(4)把炉盖模具放到电弧炉口上,圆环形边沿在电弧炉口的炉壁上圆环面上,球冠形部分的凸面朝上,把沥青混凝土摊放到炉盖模具上,让炉盖模具面上的沥青混凝土的厚度是250~350毫米,把沥青混凝土在炉盖模具上夯实、表面拍平,得到炉盖予制件;
(5)在电弧炉内加入炉料,把电极从电极孔插入,通电加热炉料,让炉内升温加热焙烧炉盖予制件,焙烧炉盖予制件时,把炉盖予制件先在300℃~400℃的温度下焙烧5~10个小时,再在600℃~700℃的温度下焙烧10个小时,得到钛铁分离电弧炉盖。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45%的冶金焦颗粒,35%的镁碳砖颗粒,20%的煤沥青。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47%的石油焦颗粒,38%的镁碳砖颗粒,15%的煤沥青。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22%的冶金焦颗粒,22%的石油焦颗粒,38%的镁碳砖颗粒,18%的煤沥青。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22%的冶金焦颗粒,22%的石油焦颗粒,38%的镁碳砖颗粒,10%的煤沥青和8%的石油沥青。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20%的冶金焦颗粒,25%的石油焦颗粒,5%的石墨颗粒,35%的镁碳砖颗粒,15%的煤沥青。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铁分离电弧炉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分别取22%的冶金焦颗粒,21%的石油焦颗粒,4%的石墨颗粒,35%的镁碳砖颗粒,10%的煤沥青,8%的石油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岭龙鑫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铁岭龙鑫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9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