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泻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2957.7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宏亮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12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刘文生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泻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止泻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止泻药是家庭必备的药物之一,传统的泻药有西药和中药两种,西药药效迅速,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常吃有可能导致各种维生素吸收不良,容易引起身体维生素的缺乏;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加重便秘或腹泻。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药效慢,药效短时间内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泻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止泻中药在止泻方面具有止泻迅速、无副作用等特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35-55∶1-5∶7-15∶3-10∶3-10∶25-45。
所述的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45∶3∶10∶6∶6∶30。
一种止泻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上述各单味药煎煮后提取浓缩液;
②按上述比例将上述各单味药的浓缩液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佩兰性味辛,平。归入脾、胃经。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止泻木皮具有止泻,杀虫。治痢疾的功效。罂黍壳性味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五味子性味酸,温。归入肺、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苏梗性味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本发明药物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能。对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止泻迅速、无副作用。自1993年至2008年间,经对83例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泻腹痛,临床治愈72例,好转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临床治愈病例中以脾肾两虚型、病情轻度的效果较好。
具体病例:
蒋某,女,38岁,沈阳人,1999年2月初诊时症状:浓血便,日二十多次,伴有里急后重,面色晦暗,痛苦病容。结肠镜报告显示:乙状结肠与直肠交接处黏膜水肿糜烂,弥漫性出血。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脉沉弦,尺弱。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半月后,大便次数减至3次/日左右,无脓血,继续服药半个月后,患者大便保持在1次/日,便质成形。
王某,男,42岁。患者因吃生冷不洁食物,腹痛泄泻不止,服用本发明药物1天后泄泻次数减少,腹痛有所缓解,继续服用3天后身体恢复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55∶1∶7∶3∶3∶25。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上述各单味药煎煮后提取浓缩液;
②按上述比例将上述各单味药的浓缩液混合均匀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35∶5∶15∶10∶10∶45。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45∶3∶10∶6∶6∶30。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45∶2∶11∶5∶5∶35。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止泻中药,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
佩兰∶罂黍壳∶五味子∶苍术∶苏梗∶止泻木皮=48∶4∶9∶6∶6∶38。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宏亮,未经郑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