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1单片机复位-运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3331.8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熙 |
主分类号: | G06F1/24 | 分类号: | G06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51 单片机 复位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工程领域,是涉及一种用休眠-复位运行方法提高单片机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性能迅速提高,在运算、逻辑控制、智能化方面显示出非凡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来由数字逻辑电路、运算放大电路组成的检测、控制电路,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它存在着死机、程序跑飞等致命缺陷,使它在许多重要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抗干扰方面的许多技术,比如设软件陷阱、加硬件看门狗电路等,可使这一问题有较好的解决,但仍然存在问题:①看门狗动作时,意味着已经出现了错误,且运行了一段时间,这在有些场合是不允许的;②有时程序出现死循环错误,但是刚好把看门狗控制环节包含进去,对于这样的错误采用看门狗无法识别;③在检测控制周期比较长的系统中,单片机花大量时间等待外设,执行等待命令时同样会受到干扰。针对这些情况,在实践中尝试了主动复位的办法,采用等间隔的脉冲或根据外部条件对单片机进行复位唤醒。每次复位后,单片机执行相应的程序,执行完任务后及时进入休眠,等待下次复位。用此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在农用变压器综合保护器实验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51系列单片机具体原理与实现方法,复位信号为高电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原理与实现方法,硬件实现要点,软件实现要点。其中,实现方法包括无条件定时复位法,外部条件复位法;硬件实现要点包括无条件定时复位,外部条件复位,复位周期与复位高电平时间,输出端子的处理,上电检测与手动复位。无条件定时复位法用定时器、专用时钟芯片或其它脉冲产生器,按照设定的间隔定时产生复位信号。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监测仪表。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是用A/D转换器采样输入的模拟量,然后进行存储显示。这一过程很快,但为了读数稳定,每秒数据更新不过1~2次,CPU的大量时间用于等待。如果让CPU执行完任务后直接进入休眠,然后由外界复位唤醒它去执行下一次操作。外部条件复位法CPU只要保持原来数值即可,不需要计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抗干扰是电子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在单片机中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单片机有程序跑飞的特殊性,它受到干扰的后果可能是死机,也可能在死机前发出各种错误或非法动作,使整个系统产生致命性错误。因此,仅仅保证单片机不死机还不够,还要研究如何减少受干扰的风险,以及出错后如何能够容错。本发明从这两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更方便快捷地实现监测作用,方便了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位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时序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硬件实现要点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定时器或专用时钟芯片复位,设置报警时间后用报警信号唤醒CPU;或者使用系统固有的信号作为定时复位脉冲,使用50Hz工频电源整形后作复位,既省略了定时器,同时又为检测电流信号的相位采集了相应的信号。外部条件复位,水轮或电表度盘产生的脉冲,可以使用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对于记录最大或最小值的仪器,使用窗口比较器。为了实现调节的电子化,可以使用电子电位器,用单片机指令设定上下限。在某引脚对地接一个1μF的电容,复位后检测该引脚,如果是低电平就是初上电。如果给系统设立一个复位按钮,也就是常见的手动复位,这个按钮不是连接在复位端,而是并联在上述引脚对地的电容两端。
软件实施要点包括输出恢复与不清零RAM,本次复位后立即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需要给出引脚状态,根据RAM中上一次留存下来的状态,这些RAM在定时复位时是不能清零的,而在初上电或手动复位按下时应清零。当保护器初上电时,首先试送电0.5s,提示马上就要送电;等待30s后正式送电。送电后的1s内为启动时间,不进行过电流检测。启动完成后,如果一切正常,则把“正常标志”置位,保护器在下一个复位周期进入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熙,未经王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调强照射治疗装置
- 下一篇:胃管插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