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3473.4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哲 |
主分类号: | E04B2/30 | 分类号: | E04B2/30;E04B2/40;E04B2/4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学军 |
地址: | 110164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隔热 外墙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现有民用建筑物的墙体,一般都是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矿灰砌块、等型材建筑而成,这样的建筑其保温效果达不到技术要求,并且施工工艺要求也很复杂,另外由于原料的成本高,再加上施工周期长,所以在完工后,墙面容易产生很多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很难达到建筑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更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亦存在一定技术隐患和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它具有保温效果显著、施工方法简便的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它是由以下骤步构成:
(1)由保温型材砌外墙体和内墙体,使二者之间保留有1-20mm的空隙;
(2)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加设横向设置的加强筋若干根;
(3)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浇注保温材料,同时按保温材料∶胶粘剂=85-95∶5-15的比例浇注胶粘剂;使一层保温材料上部覆盖一层胶粘剂;
(4)给保温材料加压,使其中间没有空隙,成为一体为止。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稀泡沫材料、粉煤灰、炉渣、玻璃丝纤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由于在外墙体和内墙体的中间设有保温材料层,因此其保温效果显著;另外,由于本发明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加设横向设置的加强筋多根;因此大大加强了墙体的牢固性,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本发明产品由于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原料成本低、实用性强,因此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起到为室内保暖的作用,大大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本发明还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它是由以下骤步构成:
(1)由保温型材砌外墙体和内墙体,使二者之间保留有1mm的空隙;
(2)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加设横向设置的加强筋若1根以上;
(3)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浇注保温材料,同时按保温材料∶胶粘剂=85∶15的比例浇注胶粘剂;使一层保温材料上部覆盖一层胶粘剂;
(4)给保温材料加压,使其中间没有空隙,成为一体为止。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稀泡沫材料。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它是由以下骤步构成:
(1)由保温型材砌外墙体和内墙体,使二者之间保留有15mm的空隙;
(2)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加设横向设置的加强筋1根以上;
(3)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浇注保温材料,同时按保温材料∶胶粘剂=90∶10的比例浇注胶粘剂;使一层保温材料上部覆盖一层胶粘剂;
(4)给保温材料加压,使其中间没有空隙,成为一体为止。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粉煤灰。
实施例3:
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它是由以下骤步构成:
(1)由保温型材砌外墙体和内墙体,使二者之间保留有18mm的空隙;
(2)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加设横向设置的加强筋二十根以上;
(3)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浇注保温材料,同时按保温材料∶胶粘剂=92∶8的比例浇注胶粘剂;使一层保温材料上部覆盖一层胶粘剂;
(4)给保温材料加压,使其中间没有空隙,成为一体为止。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炉渣。
实施例4:
一种保温隔热外墙的施工工艺,它是由以下骤步构成:
(1)由保温型材砌外墙体和内墙体,使二者之间保留有20mm的空隙;
(2)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加设横向设置的加强筋若干根;
(3)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浇注保温材料,同时按保温材料∶胶粘剂=95∶5的比例浇注胶粘剂;使一层保温材料上部覆盖一层胶粘剂;
(4)给保温材料加压,使其中间没有空隙,成为一体为止。
所述的保温材料为玻璃丝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哲,未经李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