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农民排灌使用的自吸式柴油水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3831.1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武;邱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少武 |
主分类号: | F04D13/02 | 分类号: | F04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农民 排灌 使用 柴油 水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地说,就是涉及一种适合农民排灌使用的自吸式柴油水泵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开始使用起了潜水泵。潜水泵的优点很多:不用事先灌水、抽水过程中因为水井的出水量不足而露出龙头也不怕、杂草或者泥沙进入到龙头里也不怕。但是,我国的电力事业毕竟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而且,在抗旱的紧要关头,一个小水湾也可能救活不少秧苗,电力线却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到处乱拉。所以,有的农民朋友不惜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然后再使用潜水泵。不过,那么复杂的工作方式、那么昂贵的发电抽水设备毕竟不是每个农民都能做得到的,于是,用柴油机为动力的普通离心水泵也就仍然大量存在。
普通离心泵的使用非常麻烦,关键是要事先往叶轮室里加引水,遇到龙头的止回阀关闭不严的时候,真的是令人烦心。于是就有人研发并非面世了一些自吸式水泵,但是因为水气分离室要足够大、准备时间又要很长,所以就体积笨重、效率低下、价格也贵,尤其是维修麻烦。因此,并没有多少农民购买。后来又上市了一种在叶轮室上方安装了手压抽水装置的水泵,这种水泵的手压抽水装置极易损坏;同时,因为其活塞小,所以要抽满叶轮室就要好长好长的时间;而且,也常常发生因为胶垫的尺寸、硬度等方面的原因而发生诸如严重溢水、漏气等问题。
那么,能不能研发一种像电动潜水泵那样使用方便、像离心泵那样价格便宜的水泵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原理简单,就是参照环保部门抽取化粪池污物的方法——环保部门的汽车有个相当大的贮水罐,在抽取贮水罐里的空气时,形成负压,化粪池里的污物在大气压力下被吸入贮水罐。于是我们就设想,如果利用柴油机工作时吸取水泵叶轮室里的空气从而把水抽满叶轮室,这样不是就省去了往水泵里灌引水的麻烦了吗?但是,水泵的改造却要考虑到:我们不能同样制造一个很大的贮水罐,也就是说,当我们利用柴油机的吸气行程把水泵叶轮室里的空气完全抽空、水泵开始正常工作,这个时间很短,我们无法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及时地切换,于是就会有水进入柴油机汽缸而使柴油机无法工作。
那么,怎样对离心式清水泵和配套的柴油机进行简单地改造,就可以成为像潜水泵那样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机组呢?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1.对离心式水泵的改进是把原来处在进水管最下端的止回阀(俗称龙头)改到水泵出水口的上方;2.另外就是制造一个换向阀并安装在水泵附近,由水泵里的止回阀控制换向阀里的活塞。同时把空滤器直接安装在换向阀体上。当柴油机抽取水泵叶轮室里的空气时,换向阀打开水泵与柴油机进气管的通路;当水泵开始正常工作时,换向阀则打开空滤器与柴油机进气管的通路。
图纸说明
图1是改造后的水泵的外观图
图2是改造后水泵的剖面图
图3是改造后的水泵的出水弯管内止回阀的剖面图
图4是改造后的水泵及换向阀的剖面图
图中:1——水泵的出水弯管;2——水泵的出水口;3——水泵的抽气口;4——水泵的泵体;5——叶轮;6——换向阀;7——空滤器;8——控制活塞的杠杆;9——止回阀的轴;3-1——出水弯管上部的止口;3-2——小垫片;3-3——用来防止水流从轴孔窜出的胶垫;3-4——大垫片;3-5——止回阀大胶垫;4-1——活络接头;4-2——换向阀体;4-3——换向阀的活塞;4-4——换向阀的连接杆;4-5——换向阀的出气口;4-6——空滤器的进气孔;4-7——杠杆的支撑点。
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把止回阀从吸水管的底部向上移到出水管口。由图可以看出,该止回阀的上下两面均有阻水功用:准备阶段止回阀处在下端,出水弯管内加入少量的水,利用止回阀下端面的大橡胶垫3-5与水泵出水口的密封接触阻止大气向下进入水泵叶轮室;当水泵开始抽水时,水流向上顶起该阀,而该阀的上端面安装的小橡胶垫3-3与弯管的止口3-1相接触,便可以防止水流向外溅射。同时,我们在叶轮室水平位置上方、水泵出水口下方的出水管壁上设置抽气口3,该抽气口通过活络接头4-1与换向阀4-2相连接。准备阶段时,柴油机抽取水泵叶轮室内的空气工作,从而在吸水管内形成负压,抽取地下水上升。当地下水灌满水泵叶轮室后,水泵就开始正式工作了。就是这么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少武,未经徐少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蓝牙个人局域网的多媒体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永磁型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