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基因重组菌及在手性纯乙偶姻和2,3-丁二醇生产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3902.8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马翠卿;吕传娟;肖梓军;秦加阳;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53;C12P41/00;C12P7/18;C12P7/26;C12R1/19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重组 手性 纯乙偶姻 丁二醇 生产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基因重组菌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涉及一株重组的能将2R,3R-2,3-丁二醇脱氢酶(2R,3R-BDH)基因(ydjL)和NADH氧化酶(NOX)基因(nox)共表达的大肠杆菌,并以应用此工程菌高效转化内消旋2,3-丁二醇(meso-BD)生产S-乙偶姻(S-AC),2R,3R-2,3-丁二醇(2R,3R-BD)生产R-乙偶姻(R-AC)的方法及拆分2,3-丁二醇(2,3-BD)混合物生产2S,3S-2,3-丁二醇(2S,3S-BD)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偶姻(Acetoin,AC)通常为淡黄色液体或晶体,有两种同分异构体(R-AC和S-AC),天然地存在于葡萄酒、蜂蜜、可可、黄油、咖啡、草莓和虹醋栗等物质中。国家标准GB2760-86规定其为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FEMA安全号为2008。AC在食品、香料以及化妆品等行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Opdyke 1979】。AC还是化学合成中的重要原材料。例如,手性纯的AC可用于合成一种新的有光学活性的α-羟基酮类衍生物,还能合成液晶材料,如手性的近晶材料和向列材料【Saito et al.1992】。
2,3-丁二醇(2,3-BD)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三种同分异构体:meso-BD、2R,3R-BD和2S,3S-BD。2,3-BD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燃料以及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Syu 2001】。具有光学活性的2,3-BD(2R,3R-BD和2S,3S-BD)除了以上用途外,由于具有低冰点(-60℃),可用作防冻剂;另外,由于具有手性碳原子,其在不对称合成中也有重要用途。
1998年,英国Witwatersrand大学的Martin Studer等应用经过10,11-二氢金鸡纳(HCD)改性的铂作为催化剂选择性的加氢还原双乙酰(diacetyl,DA)【Studer et al.1998】。产品对映体过量值为85%~90%,但反应产率只有30%。英国Hull大学的Slipszenko等也开展了采用铂催化剂选择性的催化加氢还原DA的研究【Slipszenko et al.1998】,其产率为85%,R-AC的对映体过量值ee达70%。催化加氢为非均相反应,其反应是在高压下进行,设备要求高,而且反应所用催化剂是价格昂贵的重金属,对于催化剂的制备、改性以及中毒、再生等系列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不能工业化。
1992年,美国的Hummel等应用微生物菌体中的酶作为生物催化剂进行还原反应【Hummel et al.1992】。该方法是先培养乳酸杆菌或酵母菌以获得双乙酰还原酶(diacetyl reductase,DAR;此酶也称BDH),并在pH值为5、温度为70℃的条件下,应用该还原酶及辅酶NADPH催化DA还原为AC,其产率最高达100%。这种利用还原酶进行还原反应的优势十分明显,可以获得高选择性、高产率的产品。这一方法虽可获得高选择性、高产率的产品,但关键步骤是要能够培养出反应所需的DAR,并且DA对于菌体的毒性非常高,采用细胞转化法不可行;纯酶过程又非常烦琐复杂,且辅酶NADPH的再生问题较难解决;DAR能够继续将产生的AC还原为2,3-BD,使得手性AC的得率非常低【Xiao and Xu 2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