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向顺应的油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060.8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靖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靖茗 |
主分类号: | F16L39/00 | 分类号: | F16L39/00;F16L41/02;F16L15/08;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向 顺应 油管 连接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管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柴油机油路中的连接器,属于连接器结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油管连接器大部分是一个两通件,只能起到将油箱出油管和发动机进油管固定联接的作用,不能实现在其内部通过电源导线并密封良好,因此也就不能通过该连接器对油箱或油管内加热。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安全通过电源导线、且封闭性良好,实现在不需改动油管或油箱结构的前提下,对油管或油箱内柴油进行加热目的,并且提供电加热元件等的顺畅通路实现电加热元件防止扭曲的方向顺应的油管连接器。
本发明一种方向顺应的油管连接器,特殊之处在于,为三通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1,以及与其相配合的紧固封闭螺帽2,连接器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端口4、5,端口4、5为方向相互顺应的两个端口以便使得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穿过时不会产生扭曲现象,端口4、5之间开设一个与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10连通的端口3;端口4与紧固封闭螺帽2固定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端口4内壁上设有一段封闭胶套6,当端口4与紧固封闭螺帽2连接时,通过封闭胶套6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端口5与紧固封闭螺帽9固定连接,封闭螺帽9上封闭连接能够伸入油箱内柴油中的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8;
连接器壳体1的端口3、4、5均加工有内螺纹,与封闭螺帽2、封闭螺帽9、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10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以便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封闭螺帽9上采用胶封闭连接能够伸入油箱内柴油中的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8;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10为外周设凸节7的管状,便于外接输油连接管。
本发明一种方向顺应的油管连接器,既能允许电源导线通过,又能有效封闭油管联接处,实现了在不需改动油管或油箱结构的前提下,对油管或油箱内柴油进行加热的目的,解决了不改动油管或油箱结构实现为电加热元件提供导电通路的问题,并且解决了提供电加热元件等的顺畅通路实现电加热元件防止扭曲的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油管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1、连接器壳体,2、紧固封闭螺帽,3、端口,4、端口,5、端口,6、封闭胶套,7、凸节,8、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9、紧固封闭螺帽,10、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方向顺应的油管连接器参考图1,结构为三通结构,包括连接器壳体1,以及与其相配合的紧固封闭螺帽2,连接器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端口4、5,端口4、5为方向相互顺应的两个端口以便使得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穿过时不会产生扭曲现象,端口4、5之间开设一个与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10连通的端口3;端口4与紧固封闭螺帽2固定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端口4内壁上设有一段封闭胶套6,当端口4与紧固封闭螺帽2连接时,通过封闭胶套6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端口5与紧固封闭螺帽9固定连接,封闭螺帽9上封闭连接能够伸入油箱内柴油中的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8;
连接器壳体1的端口3、4、5均加工有内螺纹,与封闭螺帽2、封闭螺帽9、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10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以便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封闭螺帽9上采用胶封闭连接能够伸入油箱内柴油中的供电加热元件与传感元件8;发动机进油管的连接端10为外周设凸节7的管状,便于外接输油连接管。
本实施例方向顺应的油管连接器,既能允许电源导线通过,又能有效封闭油管联接处,实现了在不需改动油管或油箱结构的前提下,对油管或油箱内柴油进行加热的目的,解决了不改动油管或油箱结构实现为电加热元件提供导电通路的问题,并且解决了提供电加热元件等的顺畅通路实现电加热元件防止扭曲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靖茗,未经孙靖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