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4796.5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任秀华;李建勇;钟唯敏;徐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臂式 滑移 转向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灵活、高效、安全的新型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
背景技术
滑移转向装载机亦称多功能工程车,是一种利用两侧车轮线速度差而实现车辆转向的装载机(分为履带式驱动和轮式驱动),可于作业现场随机快速更换或挂接各种工作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
通常滑移转向装载机为整机布置所限,动臂提升只能采用双动臂结构的形式,即滑移转向装载机两侧各有一套动臂提升装置,驾驶室位于两侧动臂间。这种布置方式会带来诸多不利:
1)操作员必须跨越工作装置才能进入驾驶室内;
2)转斗液压缸通常设置在动臂前端,有碍司操作员视野,不利操作员看到作业机具;
3)工作时操作员在两动臂之间,对操作员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4)采用两侧双动臂、四油缸结构,对生产、装配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滑移转向装载机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灵活、高效、安全的新型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在保证原有滑移转向装载机灵活性、工作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有两侧的动臂去掉,将驾驶室移到车体一侧,并在车体另一侧安装改进后的新型动臂。它包括:装载机铲斗、驾驶室、车体、新型动臂、动臂油缸、铲斗油缸、左侧转向轮、右侧转向轮,其特征是:车体两侧装有左侧转向轮和右侧转向轮;驾驶室安装在车体上;新型动臂与车体铰链接;动臂油缸一端与车体铰链接,另一端与新型动臂铰链接;铲斗与动臂铰链接;铲斗油缸一端与新型动臂铰链接,另一端与铲斗铰链接。
此外,本发明的铲斗还可根据需要换成别的工作装置实现多功能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突破性的将两侧双动臂设计为单侧动臂结构,即简化结构又方便生产装配;
2.解决操作员必须跨越工作装置才能进入驾驶室内弊端,使操作员和使用普通车辆一样从侧面车门进入驾驶室;
3.将原有四只油缸减为两只,既降低成本又可提高整车可靠性;
4.使操作员具有更好的视野,有利操作员看到作业机具;
5.有效地避免了工作时操作员在两动臂之间的弊端,降低安全隐患;
6.可以更科学的布置驾驶室,有利于提高操作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中:1装载机铲斗 2驾驶室 3车体 4新型动臂 5动臂油缸6铲斗油缸 7左侧转向轮 8右侧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在保证原有滑移转向装载机工作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有两侧的动臂去掉,将驾驶室2固定在车体3一侧,并在车体3另一侧安装改进后的新型动臂4。它包括:装载机铲斗1、驾驶室2、车体3、新型动臂4、动臂油缸5、铲斗油缸6、左侧转向轮7、右侧转向轮8,其特征是:车体3两侧装有左侧转向轮7和右侧转向轮8;驾驶室2安装在车体3上;新型动臂4与车体3铰链接;动臂油缸5一端与车体3铰链接,另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1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油缸6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另一端与铲斗1铰链接。
使用时,操作员由驾驶室2侧面开门进入驾驶室2。通过操作左侧转向轮7和右侧转向轮8控制整车的行走及转向;通过手柄可操作动臂油缸5和铲斗油缸6的伸缩以实现新型动臂4的仰俯和铲斗1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