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脚癣的复方酊剂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4845.5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清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10;A61P31/10;A61P17/00;A61K35/64;A61K35/56;A61K33/36;A61K33/30;A61K33/28;A61K33/26;A61K33/24;A61K33/04;A61K3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脚癣 复方 酊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脚癣的复方酊剂。
背景技术
脚气,祖国医学称为“臭田螺”、“脚气”、“脚气疮”、“脚气湿疮”、“湿脚气”、“足趾缝烂疮”、“烂疮”、“风痒脚疮”、“烂脚风”、“脚痔”。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此证由胃经湿热下注而生,脚丫破烂,其患虽小,其痒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皮烂,津腥臭水觉痛时,其痒方止,次日仍痒,经年不愈,极其缠绵。”该病虽发生在手、足局部,但常有瘙痒疼痛,有时因搔抓而继发化脓性感染,或引起淋巴结、淋巴管炎及丹毒、败血症等,对工作、身体健康均有一定影响,必须加以重视。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于脚癣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是采用皮肤表面涂抹消炎、杀菌、止痒药膏,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目前仍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效果的治疗脚癣的复方酊剂。
本发明的治疗脚癣的复方酊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每100份的乙醇中含:高锰酸钾10-20份、水杨酸10-20份、醋10-20份、黄花母8-15份、黄矾8-15份、黄柏8-15份、乌贼骨8-15份、白藓皮8-15份、蛇床子8-15份、皂角8-15份、马齿苋6-10份、菖蒲6-10份、车前草6-10份、凤仙花6-10份、乌梅6-10份、苦楝皮6-10份、苍术6-10份、苦参4-8份、丁香花4-8份、吴茱萸4-8份、冰片4-8份、硫磺4-8份、苍耳4-8份、土槿皮4-8份、龙胆草4-8份、蜂房4-8份、钩藤4-8份、雄黄1-5份、樟脑1-5份、轻粉1-5份、炉甘石1-5份、密陀僧1-5份、赤小豆1-5份、薄荷油8-15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黄花母、黄矾、黄柏、乌贼骨、白藓皮、蛇床子、皂角、马齿苋、菖蒲、车前草、凤仙花、乌梅、苦楝皮、苍术、苦参、丁香花、吴茱萸、硫磺、苍耳、土槿皮、龙胆草、蜂房、钩藤、雄黄、樟脑、炉甘石、密陀僧、赤小豆粉碎成300-400目的细粉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乙醇中加入高锰酸钾、水杨酸、醋然后加入粉碎后的细粉搅拌均匀,在于加入冰片勾兑,最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于0-10℃温度下用超声波匀化10-30分钟,分装即为成品。
用法:外搽,每日3-4次,连用2-4周。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癣。
本发明所述中药药理及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清玲,未经吴清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4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麻籽仁油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学习装置及其定时播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