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233.8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冷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冷雪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L1/29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 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牡丹花茶及其制 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在我国的茶叶商品分类上,花茶被列为单 独的茶类。严格意义上讲,大众对花茶的认识概念模糊,像菊花茶、 苦丁茶、玫瑰茶这都是属于代茶类。何为花茶,花茶是采用“引花香, 增茶韵”的工艺制作而成,花茶加工是利用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的两 个特性,一吐一吸,茶味花香水乳交融,这是窨制花茶的基本原理。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雍容华贵,自古以来被称为“国色天香”、“花 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据《神农本草经》及《本草 纲目》中记载:牡丹具有通经活络,调经止痛的作用;现在医学研究 也得出牡丹花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糖类和黄酮类元素,具有防癌、 抗癌和降血脂的功效。
现在我国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花茶类产品,虽然牡 丹的香气和营养成分适合入茶,但因牡丹的种植地域特征的限制和盛 花期的时间短暂,同时由于牡丹花的花型繁多,香型复杂,大概可以 分为清香型、浓香型、臭香型等,但是不是所有的牡丹香型都适合窨 制茶叶,因此,牡丹花茶的研究开发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牡丹花的芳香和 药用价值运用到茶叶的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牡丹花茶,以绿茶和牡丹花为原料窨制而成,其特征在于: 绿茶与牡丹花的重量份数比为10∶8.6-10.8。
本发明所述的牡丹花茶,以绿茶和牡丹花为原料通过两次窨制一 次提花的方式制备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牡丹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茶坯的制备:采用制作成型的一芽二叶的含水量在3%-5% 之间的绿茶为原料,在绿茶温度为20±2摄氏度时使用;
(2)牡丹花的采收:牡丹花要求在含苞初放时采摘,并选择阴 凉洁净的地方及时薄摊散热,摊放高度为4-6厘米;
(3)牡丹花的一次窨制:将茶坯和牡丹花按10∶4-5的重量配 比充分混合并成堆,在混合前留出茶坯盖在混合好的茶花上,同时关 闭门窗,此次窨制时间为10-12小时,将茶花分离;
(4)通花散热:窨制过程中,控制窨堆的堆温在20±2摄氏度;
(5)一次复火干燥:出花后的绿茶采用100℃-110℃的温度进行 烘焙,使绿茶的含水量降至3%-5%;
(6)二次窨制与复火干燥:将复火干燥好后的绿茶与一次窨制 时等量的牡丹花混合,进行再次窨制,时间为7-8小时,茶花分离后 在100℃-110℃的温度进行烘焙,使绿茶的含水量降至3%-5%;
(7)提花:在绿茶两次窨花干燥完成后,再在绿茶中加入牡丹 花窨制3-4小时,用牡丹花的重量占绿茶重量的6%-8%,及时出花, 将提出的牡丹花进行干燥,最后混入绿茶内;
(8)包装储存:成品后的牡丹花茶用精致的包装密封包装,保 鲜存放。
本发明所述的牡丹花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绿茶产自长江以北地 区。
因牡丹花的每年的盛开期只有一个礼拜左右,要求采摘和收集的 时间范围很小,对制茶的牡丹花有很大的限制性。
原料采用的绿茶产自长江以北地区,是因为在北方绿茶的生长期 长,一年少雨,日照充足,茶叶具有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 泡等优点,若是其他地区的绿茶也具有这些特性则不会对绿茶的产地 进行必要的限制。
本发明采用两次窨制一次提花的方式制备牡丹花茶,是为了在最 大程度上使绿茶吸收牡丹花的香气和营养成分,在提花过程中,由于 牡丹花的用量很少,可以不出花,将茶花进行同时干燥,控制含水量 在4%-6%之间。
本发明在传统的花茶的窨制基础上,优化工艺参数,两次窨制一 次提花,香气浓纯,牡丹花香突出,口感独特,开发出了牡丹的产业 深加工的链条。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冷雪,未经冷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