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436.7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义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B1/50;B28C5/00;B28C7/04;B28B11/14;B28B11/24;C04B14/06;C04B18/16;C04B18/08;C04B18/10;C04B18/12;C04B18/30;C04B22/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3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1)钙质材料:包括高硫石油焦灰渣15%~40%和水泥0%~15%,其中,所述高硫石油焦 灰渣是高硫石油焦脱硫燃烧产生的废渣,包括经磨细处理的炉底渣和收尘设备收集 下来的飞灰;
2)硅质材料:含量为59.95%~70%,包括磨细后的天然砂、建筑垃圾再生粉料、工业废 渣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料,其中,建筑垃圾再生粉料包括废弃混凝土、砂浆、砖瓦、 石材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料或其组合,工业废渣包括粉煤灰、锅炉渣以及金矿、铜 矿、铁矿或石墨矿的尾矿砂;
3)发气剂:含量为0.05%~0.2%,具体是铝粉、过氧化氢或碳化钙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将磨细的炉底渣和收尘设备收集下来的飞 灰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和在一起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硅质材料的SiO2含量不低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的细度高于160目。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称量:按各原料组份质量配比分别称量出发气剂以及细度高于160目的钙质材 料和硅质材料,或将细度低于160目的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分别经过磨细筛分直至 满足细度要求后称量备用;
2)一次混合搅拌:将称量好的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根据原料 种类和含量不同,水料比为0.35~0.7;
3)二次混合搅拌:在步骤2)所得浆料中加入发气剂,继续搅拌均匀;
4)注模:将步骤3)所得料浆注入模具
5)静停:在温度45±10℃的条件下静停不少于2小时;
6)脱模:将已发气完全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从模具中脱出;
7)切割:按要求的尺寸对坯体进行切割;
8)蒸养:将切割好的坯块放入蒸压釜,实施蒸压养护;
9)出釜:将养护好的坯块取出,即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细度低于160目的钙质材料 和硅质材料按质量配比称量混合后再磨细筛选出细度高于160目的粉料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混合搅拌过程中混合物料 内加入40℃-70℃的热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发气剂进行二次混合搅拌,加入发气剂后继续 搅拌的时间不超过60s。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蒸压养护时,使用饱和蒸 汽,其工艺参数为:升温不少于2小时,恒温不少于4小时,降温不少于2小时,恒定蒸 汽压力为0.8Mpa-1.6MPa。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蒸压釜对成型后的坯块 进行蒸压养护之前,蒸压釜需要排冷空气或抽真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压釜排冷空气时,需有 大量蒸汽喷出至少20分钟后再关闭排气阀,蒸压釜抽真空时,釜内压力控制在-0.06~- 0.07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义,未经李秋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4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