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781.0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温广武;夏龙;宋亮;覃春林;王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3C10/00;C01F7/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209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玻璃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硝酸铝或氯化铝制成水溶液,将上述溶液加热至80℃时,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粘稠,反应生成勃姆石溶胶,将生成的勃姆石溶胶与金属无机盐或与金属无机盐及硅溶胶混合,持续搅拌至均匀,将生成的混合物在100℃烘干,得到含氧化铝及其它无机盐的先驱体;
(2)将所制备的含氧化铝及其它无机盐的先驱体放置在箱式炉中,控制烧结温度在500℃的条件下保温1小时,得到非晶态的微晶玻璃粉体;
(3)将500℃热处理后非晶态的微晶玻璃粉体与粘结剂和溶剂通过球磨方式混合制成料浆,采用料浆浸渍法制备碳纤维增强微晶玻璃复合材料预浸带;
(4)将制得的预浸带放置在真空热压炉中,控制烧结温度在1000~1400℃的条件下保温1小时,压力为10MPa,得到致密的碳纤维增强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碳纤维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无机盐包括锂、镁、钡、钙和钾的硝酸盐和锂、镁、钡、钙和钾的氯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单丝直径为6~7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料浆的粘结剂为甲基纤维素,溶剂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中非晶态的微晶玻璃粉体的含量为30~40wt%,粘结剂的含量为3~4wt%,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氧化铝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制备料浆的球磨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7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