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785.9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苏山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山珊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中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
(二)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而对大量发生的中、轻度的烧烫伤则要从三方面进行努力:(1)尽量缩短愈合期;(2)减少伤者痛苦;(3)减少疤痕形成。要实现以上三个目的,早期,甚至是现场的处理尤其重要。
目前,市场上供医疗烧烫伤使用的药物,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们在有效性、方便性等方面,特别是在减少疤痕形成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有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还会给患者增加一些痛苦。再者,目前治疗烧烫伤的方法和药物其经济代价过高也使许多患者不能承受。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使用方便、更为有效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侧柏叶10-20、仙人掌2-20、蛇莓10-15、甘草1.5-9。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其优选方案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侧柏叶16、仙人掌10、蛇莓10、甘草4。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
下面对各原料进行详细解说:
侧柏叶,性微寒,味苦涩。凉血活血,祛风湿,散肿毒,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须发早白,咳嗽,腮腺炎。
仙人掌,性寒,味苦。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用于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喉痛、乳痈、疔疮、烫火伤、蛇伤。多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等。
蛇莓,性寒,味甘、苦,有毒。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用于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疱,蛇虫咬伤,烫伤。
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可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
在配方中配侧柏叶,主要用于凉血活血、祛风湿、散肿毒;加配仙人掌,用于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再配蛇莓,用于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加用甘草,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的毒性、烈性。
本发明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采用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将药物煮至膏状,这样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将药物风干后研成粉末;本发明采用将药粉装入胶囊的方式取代一般药物的成片工序,便于药物的存放和使用调配。
本发明的功能在于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散肿毒、缓急止痛,主治烧烫伤、脉管炎老烂腿、蚊虫咬伤、尿道炎、阴道炎。
本发明装入胶囊之中可内服使用,但是在日常应用中主要为外用药物。将药粉用水调和敷至患处,可治疗脉管炎老烂腿和跌打损伤;将药粉直接敷在伤口上,能够止血、消肿、止痛,可治疗蚊虫咬伤、尿道炎、阴道炎;将药粉用香油调和敷治,可治疗烧烫伤,不留疤痕。
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4年至今,对331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重度烫伤患者87例,中度烫伤患者236例,轻度烧伤患者8例。
(2)治疗方法:
用本发明的药物采用水火共制法煮至膏状,利用红外线风干,将原料制作成粉末装入胶囊保存,本发明的药物主要是外用,治疗烧烫伤时,可将药粉用香油调和,敷在损伤的皮肤上治疗;根据病情及恢复快慢治疗1-15天不等。
(3)疗效评定标准:
本发明主要用于烧烫伤,故烧烫伤的恢复快慢作为疗效判断标准。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331例,重度烫伤患者平均为13天痊愈,重度烫伤患者平均为7天痊愈,轻度烧伤患者平均为5天痊愈,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5)总结:
临床时间:4-5年,疗效:1天有效,疗程:一般患者1-10天痊愈,重症患者:10-18天痊愈,治愈率100%。
本发明无副作用,中药溶化快,吸收好,药效佳,有助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感染事故发生。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侧柏叶40g、仙人掌8g、蛇莓40g、甘草6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采用水火共制法,将药物煮至膏状,利用红外线风干,将原料制作成粉末。
用法用量:将药粉用香油调和均匀敷于患处,每2日换一次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山珊,未经苏山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膜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立体定向仪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