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肢体痹症的膏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5951.5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孟朝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29/00;A61K33/24;A61K35/32;A61K35/55;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2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肢体 痹症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肢体痹症的中药制剂——膏药。
背景技术
风寒湿痹症历来为常见病、多发症。患者肢体局部或多处疼痛、麻木,筋脉拘挛屈伸受限,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劳作。该症候在治疗上一般采用内外兼治的方式,即内服祛风除湿、温经止痛通络药物,外敷相应疗效药物组成的膏贴,并施行手法推拿、按摩及自主运动招势疗法。但现有的外用贴敷药剂有相当多的近期疗效欠佳,远期疗效不确切、不稳定,治愈率较低。甚至某些已申报中国专利的贴敷剂,也存在着上述问题,有的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作用,会发生过敏等副作用,且一般全采用芝麻油熬制,容易污染衣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外用膏药。该药补肾、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定痛,配方精细周详,疗效迅速、显著、确切。对皮肤刺激性小,不易产生过敏等副作用,不会污染衣物、体肤。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对风寒湿痹症,内因为患者肾虚、劳倦,外因风湿寒邪乘虚而入,侵袭肌肤、凝滞血脉、经络不通,筋络失去濡养、肝肾失调,而致的颈、肩、腰腿疼痛拘挛麻木,通过分析与认识,而慎密选用滋补肝肾、温经祛风、除湿止痛、强筋壮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药物组成。所用药物能很好的透过皮肤,深入肌肉、筋脉、骨骼之中,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药物是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导致的颈、肩、腰腿疼痛、筋脉拘挛、疼痛、麻木为主症的外用药。该药物由三组药物组合制成。各组药物组合物按质量比由下述原料组成:
A组:川乌28-35份、草乌28-35份、木鳖子18-22份、马钱子28-35份、狗骨50-60份、当归28-35份、红花18-22份、麻黄18-22份、干姜18-22份、土元18-22份。
B组:黄丹350-380份。
C组:乳香9-11份,没药9-11份、血竭9-11份、麝香0.9-1.1份。
先将A组药物浸泡于桐油中24小时,药油比为3∶10,加热至180-190℃,保持此温度5-7分钟,开始滤渣,滤渣后继续加热使其保持在150℃左右,下丹,离火待温度降到100℃以下,加入研成细粉状的C组药物,充分搅拌,令三组药物混合均匀。侯黑即成膏。药、油、丹之比为3∶10∶4。
本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麻木骨痛的外用膏药,组方中川乌、草乌系乌头一族,同具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令其为君。入肝、肾、心、脾、诸经,疏风散寒,祛湿止痛,温经通络,补肾,可解除拘挛、麻木之苦;当归、血竭、乳香、没药、麻黄、干姜等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瘀、止痛功效,令其为臣。以解肢体、骨节疼痛;马钱子、狗骨、土元、木鳖子共具散结逐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可强筋健骨,解除痹之痛麻、拘挛之疾。上述药物再加入最具活血透皮作用的麝香、黄丹,引诸药入经,使功效得以更快充分发挥,以彰显该组方的严谨、科学、用药精细周详。
疗效
本治疗痹症的膏药但凡敷贴后2-5天就可明显见效,2-3贴后即大见效,比其他同类作用的膏药显效快、疗程短、疗效好。一般贴用6-8贴即可痛止、麻消、肢体屈伸自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发明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膏药各组药物组合物的重量配比如下:
A组:川乌30,草乌30,木鳖子20,马钱子30,当归30,红花20,麻黄20,干姜20,土元20,狗骨60。
B组:黄丹380。
C组:乳香10,没药10,血竭10,麝香1。
为便于患者使用,可将药膏摊涂于长15-18cm,宽12-15cm的白棉布上。涂层厚2-3mm,每张膏药用药25-35g,一张膏药贴用4-5天,连用3贴为一个疗程,一般连用2-3个疗程即可临床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孟朝,未经王孟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5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