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6079.6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印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705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素 磷酸酯 注射液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化学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它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机体后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而显示其药理活性。故抗菌谱、抗菌活性及治疗效果与克林霉素相同,但它的脂溶性及渗透性比克林霉素好,可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给药。与林可霉素相比本品抗菌作用强4~8倍,吸收好、骨浓度高、且对厌氧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品主要对革兰阳性球菌及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磷链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属等;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杆菌、厌氧球菌等。
克林霉素磷酸酯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其技术要点是:
A控制注射液PH值;
B药液中加入针用活性炭吸附;
C超滤与除菌过滤相结合。
目的通过工艺条件的筛选,确定影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有关物质的固素并加以控制。方法分别考察10、20、30、40℃的配制温度;0%、0.1%、0.2%、0.4%的活性炭;80、100℃的灭菌温度;分子截留量为10000的超滤四种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有关物质的影响。结果随配制温度的升高,有关物质升高,从10℃升至40℃,有关物质升高约1%;有关物质随活性炭比例升高,先降后升,活性炭量控制在总体积的0.1%~0.2%较合适;80℃、100℃分别灭菌20min较灭菌前有关物质分别上升约3.6%和10%;分子截留量为10000的超滤可使本产品有关物质降低0.3%左右。结论以上四种工艺条件分别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关键影响因素。
在空气洁净度为全室百级条件下,先将一定量的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溶于注射用水,维持pH值在6.0~6.4之间,搅匀,用注射用水定容至注射药液的浓度,将药液中加入0.05%的针用活性炭吸附,然后用0.45μm微孔滤膜或相应筒式滤器粗滤,再以0.22μm微孔滤膜或相应筒式滤器精滤除菌,在百级条件下灌装封口即得本成品注射液。由于本发明一直处于无菌状态,因此无需最终灭菌,这样保证无菌的同时又不增加产品的杂质,从而解决了传统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生产工艺的缺陷,同时克服了高温容易分解的缺点,产品质量高于国际和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克林霉素磷酸酯 357g(相当于克林霉素300g)
注射用水 2000ml
采用控制PH值的方法增加溶解度,生产工艺采用无菌工艺生产,生产中采用超滤与除菌过滤相结合的方式除热原与除菌,同时灌装环境为万级无菌背景下的局部百级,生产过程中全部无菌操作,有效避免了环境及人员的污染,达到了与传统灭菌工艺一样的无菌保证水平,同时克服了高温容易分解的缺点,有效保证了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手电筒
- 下一篇:具有安全屏幕的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