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系列涤棉工装面料的高氯洗牢度染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7546.7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民;罗维新;高鹏;李春光;于纪晶;姚永旺;刘江波;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87 | 分类号: | D06P3/87;D06L1/12;D06M15/61;D06M101/3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56617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列 涤棉 工装 面料 高氯洗 牢度 染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整加工中长车连续轧染染色工艺,具体为一种蓝系列涤棉工装面料的高氯洗牢度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欧美市场对涤棉工装面料的各项色牢度有很高的要求,干磨4级以上,湿磨牢度3级,白布沾色3级以上,水洗变色4级以上,尤其是医疗工装面料要求氯洗牢度AATCC标准4级以上。
目前,工装面料大量使用分散还原染料染色,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对染料的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匀染性、透染性和监牢度,尤其是耐氯牢度。一般还原染料耐氯牢度优良,例如红F3B、黄G、艳绿FFB、紫2R等都有较高的氯洗牢度,但应用较为普遍的还原深蓝、艳蓝等染料,氯洗牢度较低,各项指标很难到达要求,特别是用于出口的产品,就更难满足要求,而且在染色过程中,一旦过还原则发生“脱氯反应”,使染色物遇到有效氯时容易受到破坏,而发生“过氧化”,色泽变暗布面发黑,氯洗牢度只有1级,质量严重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蓝系列涤棉工装面料的高氯洗牢度染色工艺。该工艺通过筛选分散、还原染料,加强染色过程中还原清洗和皂洗工序,并浸轧氯洗增进剂进而提高蓝系列涤棉工装面料氯洗牢度的一种工艺,工艺改进后,解决了蓝系列涤棉工装产品氯洗牢度低的难题,避免了因过氧化导致布面发黑发暗的缺陷,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本发明的工艺为两浴染色,先浸轧分散染料染液,然后进行烘干、焙烘、还原清洗、水洗、皂洗、水洗、烘干;再浸轧还原染料染液,然后进行还原清洗、水洗、氧化、水洗、皂洗、水洗、烘干,再浸轧氯洗增进剂、烘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染料为LXF系列染料、ES-GB蓝、S-5BL红、SBL灰中的至少一种,还原染料为橄榄T、蓝ARN、红R、黑GBB、蓝RSN、蓝CLF、紫2R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工艺,所述的还原清洗步骤中,采用还原液中烧碱、保险粉的浓度均为25-30g/L,所述的皂洗步骤中,采用碱性皂洗剂DF-5,DF-5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所述的氯洗增进剂为无醛耐氯固色剂RFC-39,为聚胺类活性剂,所述的氯洗增进剂浓度为20g/L-40g/L。
本发明的详细操作步骤为:半成品浸轧分散染料染液,采用四浸一轧方式,轧余率40%-65%,然后在90℃-100℃烘干30秒-60秒,在195℃-205℃焙烘45秒-60秒分钟,再采用浓度为25-30g/L的烧碱与保险粉还原液进行还原清洗,再依次进行水洗、采用碱性皂洗剂DF-5在85℃-95℃温度下皂洗45秒-60秒、水洗、烘干,一浴结束;接着再将半成品浸轧还原染料染液,采用四浸一轧方式,轧余率40%-65%,然后采用浓度为25-30g/L的烧碱与保险粉还原液进行还原清洗,再依次进行水洗、氧化、水洗、采用碱性皂洗剂DF-5在85℃-95℃温度下皂洗45秒-60秒、水洗、烘干,最后浸轧氯洗增进剂RFC-39,再进行干燥,即得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工艺首先通过对分散、还原染料进行选择,然后在还原清洗步骤中,采用25-30g/L的还原液,增强了染色过程中还原清洗,并采用碱性皂洗剂DF-5进行皂洗,彻底去除残留在布面上的多余染料,避免了过氧化的发生,最后浸轧无醛高氯洗增进剂RFC-39氯洗整理,也避免了过还原或过氧化得发生,在提高织物氯洗牢度的同时,其它日晒牢度、水洗牢度、手感均不受破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从而使产品的氯洗牢度能够达到4级,提升了3级,效果十分显著,生产的面料的价值升高,企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部分分散染料色牢度指标如下:(染料浓度:2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7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