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级基础上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7789.0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玉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上 复合 第二 吸收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余热利用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泵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余热的利用率——对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来说,提高余热利用率意味着在满足热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投入的驱动热负荷的降低,对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来说,提高余热利用率意味着一定量的余热资源能够提供热用户更多有效热负荷。
对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来说,单级机组与单发生器两级机组相比,单级机组供热温度较低但性能指数高,用于热用户需求温度相对较低的场合可以提高余热利用率;单发生器两级机组供热温度高但性能指数低,适合于热用户需求温度相对较高的场合;同时二者在工作参数上又是相邻的。
从余热资源的角度看,较高温度的余热介质用于级数低的流程,较低温度的余热介质用于级数高的流程,这使得在被加热介质的温度要求确定的情况下能够更深度地利用余热资源。而从性能指数的角度看,单级与单发生器两级虽然工作参数相邻,但二者之间的性能指数差别较大。因此,当热用户——被加热介质——的温度区间较宽、初始阶段适宜采用单级机组而后续阶段适宜采用单发生器两级机组时,采用单级与单发生器两级相结合而构成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在满足热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在余热资源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复合热泵机组能够实现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现更好的节能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单级基础上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分为单级基础上附加单发生器两级流程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单级基础上附加回热式单发生器两级流程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热式单级基础上附加单发生器两级流程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回热式单级基础上附加回热式单发生器两级流程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本发明中的单级基础上附加单发生器两级流程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在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冷剂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组成的单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泵、新增冷剂液泵或新增节流阀、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新增发生器有冷剂蒸汽管路连通冷凝器,由蒸发器增设冷剂蒸汽管路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新增吸收器,新增吸收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吸收-蒸发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连通新增发生器,或自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管路连通新增吸收器、或将冷剂液泵连通蒸发器改为冷剂液泵经新增节流阀连通蒸发器和同时自冷剂液泵增设冷剂液管路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管路连通新增吸收器,新增发生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单级流程的吸收器和单发生器两级流程的新增吸收器分别向被加热介质供热,得到单级基础上附加单发生器两级流程并具有两个供热端的复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玉,未经李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7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遮光防晒引风玻璃
- 下一篇:透明灭火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