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8083.6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唐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B28B1/44;C04B35/565;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净煤 发电 用飞灰 过滤器 过滤 元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陶瓷制备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通常是采用注浆、挤出和等静压等传统的生产方法生 产,目前生产的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由于工艺技术的限制,生产的洁净煤发电 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强度低、孔径分布不均匀、过滤效率低且生产成本高,特别是在高温 煤气净化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压降大,反吹清洗困难,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适应工作温度范围宽、性能优良的洁净煤 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塑性泥料制备、成型、固化、 烧成,其特征在于:将粒度小于200μm的碳化硅粉体与陶瓷结合剂、增孔剂、塑性剂和润滑 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塑性剂为酚醛树脂与乙醇按1∶0~1重量比的混合物,然后在真空练 泥机中混练制成碳化硅多孔陶瓷塑性泥料,将碳化硅多孔陶瓷塑性泥料挤出成型制成碳化硅 多孔陶瓷可塑性管,切割后将该管装在挤压设备中,两端加压使碳化硅多孔陶瓷可塑性管一 端形成法兰,一端形成封头,然后脱模、在80~160℃温度下固化制成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 器过滤元件坯体,并在1200~1550℃×1~6小时烧制成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
所述的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塑性泥料制备工艺中,碳化硅粉 体与陶瓷结合剂、增孔剂、塑性剂、润滑剂的重量比为35~80∶5~20∶0~10∶15~30∶0~5。
所述的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制备方法,润滑剂为液体石蜡与甘油按1∶ 0~1重量比的混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
1、由于本方法采用了酚醛树脂为塑性剂,使得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坯体不 需要干燥过程,固化时间短,且坯体强度高,可进行素坯加工,外形尺寸精确;
2、本发明生产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显微结构均匀,强度高,整体可靠性高, 过滤效率和精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使用温度高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成型
将粒度为150μm碳化硅粉体、粒度为1μm氧化铝粉体、酚醛树脂、乙醇以70∶10∶15∶ 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然后在真空练泥机中混练制成碳化硅多孔陶瓷塑性泥料,然后将上述 碳化硅多孔陶瓷塑性泥料挤出形成碳化硅多孔陶瓷可塑性管,然 后放入挤压设备中进行挤压,使其下端呈法兰状,上端形成封头,然后脱模。
2、固化:
将脱模后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可塑性管在160℃的温度下固化0.5小时,制成洁净煤发电用 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坯体。
3、烧成:
将固化后的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坯体在1550℃×6小时烧制,制成洁净煤发 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
实验所用的配料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
所获得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耐压强度为70MPa.,耐温900℃。
实施例2
1、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成型
将粒度为80μm碳化硅粉体、苏州土、酚醛树脂、乙醇、液体石蜡、甘油以45∶20∶20∶ 10∶2.5∶2.5的重量比均匀混合,然后在真空练泥机中混练均匀制成碳化硅多孔陶瓷塑性泥 料,然后将上述碳化硅多孔陶瓷塑性泥料挤出形成碳化硅多孔陶 瓷可塑性管,然后放入挤压设备中进行挤压,使其下端呈法兰状,上端形成封头,然后脱模。
2、固化:
将脱模后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可塑性管在100℃的温度下固化1小时,制成洁净煤发电用 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坯体。
3、烧成:
将固化后的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坯体在1200℃×4小时烧制,制成洁净煤发 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
实验所用的配料原料的纯度均为工业纯。
所获得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耐压强度为40MPa.,耐温900℃。
实施例3
1、洁净煤发电用飞灰过滤器过滤元件的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8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立柱式轮廓仪
- 下一篇:具有短信防火墙功能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