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8246.0 | 申请日: | 200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邢相云;刘怡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70;A61P19/00;A61P19/02;A61P19/08;A61P29/00;A61K35/64;A61K35/55;A61K35/32;A61K33/26;A61K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关节 疾病 中药 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剂,尤其是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骨关节受累的疾病很多,如急慢性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膨出,肩周炎,网球肘,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髋关节滑膜炎,化脓性骨髓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骨关节疾病。这些骨关节疾病具有不易根治且复发率高等特点,属于难治愈的顽固性痛证。患者一旦发病,不仅长年累月被痛苦折磨,而且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给患者造成身心障碍。
当前的疼痛治疗科对此类患者采取综合性的症状治疗——除痛治疗,虽能使部分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但其中只有少数病例做到控制病情的发展,多数不能根除且反复发作。在西医临床治疗当中,对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大多采取对症治疗,采用常规的镇痛抗炎、激素疗法。这些激素镇痛药虽能起到消炎止痛作用,但也不能根治、不能抑制病情发展,且这类口服药物大多损害脾胃,甚或损害肝肾功能;如长期服用激素止痛药出现的副反应较多,如胃肠溃疡甚至胃穿孔、骨质疏松导致易骨折、药物性肾脏衰竭、激素性骨坏死等诸多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标本兼治,药效强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膏剂选取天然植物类药、矿物类、动物类药物为原材料药。本发明中药膏剂的原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成:
1、千年健30g,地枫皮30g,细辛30g,穿山龙60g,鹿衔草60g,川乌30g,草乌30g,透骨草30g,露蜂房20g,续断20g;
2、细辛30g,紫金皮60g,麝香5g,血竭20g,海金沙煅自然铜60g,鹿角胶20g,铅丹240g。
本方剂中重用细辛,取其不仅具有辛温发散的作用,而且又具有良好的祛风散寒止痛之功,千年健、地枫皮、鹿衔草、透骨草、穿山龙配伍祛风除湿止痛之效更加显著;川乌、草乌配伍则能温经散寒;上述诸药有机结合共奏祛风散寒除湿之功能,为本方君药。骨关节疾病因由风、寒、湿之邪毒乘虚而入,留滞于关节之间,致使气血闭阻不通,关节痛麻,酸胀,关节运动功能障碍。通过上述诸药的协同作用,激发肌体内阳气,调节腠理毛窍,肾窍开合,祛除风、寒、湿之邪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穿山龙有明显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川乌所含的乌头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透骨草、鹿衔草挥发油具有抗炎抑菌作用;细辛、千年健、地枫皮、草乌所含的有效成分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对关节炎、腰腿痛、神经痛效果明显。
本方剂中的血竭、海金沙煅自然铜、紫金皮诸药配伍具有强效的散瘀定痛、续筋生骨的作用;巧借麝香开启肌肤,则散瘀通络之效更加强劲,四药共为臣药。海金沙属甘寒淡渗之药,用其代替米醋炮制自然铜,是由于海金沙能彻底清除自然铜过于辛苦燥热之弊,使海金沙煅自然铜炮制后的疗效更胜一筹,副作用降至最轻微,有利于外贴敷穴位或患部的肌肤不受损伤。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紫金皮、海金沙煅自然铜、血竭、麝香诸药共同配伍具有促进动物伤骨愈合,能促进骨髓本身及周围血液中网状细胞和血色素的增生,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所以四味臣药的配伍能使各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关节软骨与骨质修复,增加骨密度,大量的散瘀活血通络药物以抑制血管增生,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清除自由基,起到抑制关节滑膜增生和血管翳形成,阻止骨质被病害侵袭,改善患病关节的血液循环,修复已被破坏骨质。四味臣药的配伍能起到良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使钙化和弯缩的关节带得以恢复,防止关节病理性脱位,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8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型装置
- 下一篇:训练装置、训练方法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