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灸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169.0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学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疗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灸疗器,更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艾灸的灸疗器。
(二)背景技术
艾灸具有抗菌、抗真茵、抗病毒、抗支原体的作用,我国传动医学通常采用艾条灸施灸,以达到治病抗病的目的。艾灸有显著的抗菌作用,现已证实艾烟对数种病菌有抗杀作用。随着研究领域的深度增加,艾灸在抗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为了解决直接艾灸不方便的缺陷,现在普遍采用了灸疗器具进行艾灸,就是把艾灸放在容器里面施灸。
中国知识产权局第95211327.9号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筒身、筒管的灸疗器,直径小于筒身的筒管固定于四周设有多个孔洞的筒身顶部且与之相通,筒身下部设一可移出的网状底托,另匹配一块置于网状底托下的有孔隔热板,其孔径大于筒管、小于筒身。由于其配置了而外的隔热板,不仅使其结构变得复杂,而且也影响灸疗的效果,另一方面,隔热板的存在也意欲说明其所应用的仅仅是艾烟,热量尽可能得让其散失掉,对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不足。并且,如果在艾灸过程中需要施药,基于上述灸疗器,所说的药物要固定在人体上才能进行施药,使用非常麻烦。
(三)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不仅艾灸效果好,而且便于施药,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也能够很好利用的灸疗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灸疗器,其包括木鱼石材质的器身和与其可拆连接的器盖,两者间形成一燃烧室,该燃烧室通过一位于所述器盖上底的用于艾条插入的孔、均布于该孔周边的小孔和侧面的至少两个侧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底座具有开口朝向艾灸面的槽,该槽上底设有一与所述孔同轴的贯穿孔,并在该贯穿孔内嵌有上端开口的置药网笼。
上述灸疗器,所述孔下侧设有用于夹持艾条的簧片。
所述器身和器盖整体为圆柱形结构,两者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置药网笼具有翻边,并通过该翻边固定于所述器身上。
上述灸疗器,所述器身设有位于所述翻边投影内的多个竖孔。
上述灸疗器,所述器身侧面设有用于所述槽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小侧孔。
上述灸疗器,所述器盖一侧孔装置有手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首先选用了一种可用于灸疗器的新材料,即木鱼石,当然,本发明针对引入了的新材料对现有灸疗器的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动。首先,虽然现在的灸疗器都设有燃烧室,只不过本方案采用器身和器盖两基本构件间形成的燃烧室,不仅便于木鱼石坯料制作燃烧室的的加工,也便于置药。所以,进一步地,所述器身设有置药网笼,里面填充药物,并且其正对着艾条燃烧的头部,所以避免了艾条头部直接作用于人体,防止烫伤。另一方面,木鱼石本身具有比热大、导热性能好的特点,可以迅速吸收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并向外辐射热量,由于整体热量被灸疗器发散了,温度不是特别高,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达到了远红外的标准,使得在艾灸过程中,还辅助进行远红外治疗,此举,不仅解决了艾条燃烧热量的无功散佚的问题,还带来了额外的效果。
上面提到置药结构,据此,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挥发,并通过所述器身下面的槽作用于人体,在槽内形成对流,便于人体吸收。另一方面,采用专门的置药器具置药灵活性加强,并且通过所述器身和器盖的可拆连接结构换药,换药也很方便。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说明一下本发明,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灸疗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器盖,2、小孔,3、孔,4、簧片,5、侧孔,6、燃烧室,7、内螺纹部,8、外螺纹部,9、器身,10、槽,11、小侧孔,12、翻边,13、置药网笼,14、管穿孔,15、竖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本实施例灸疗器,其包括木鱼石材质的器身9和与其可拆连接的器盖1,两者间形成一燃烧室6,该燃烧室通过一位于所述器盖上底的用于艾条插入的孔3、均布于该孔周边的小孔2和侧面的至少两个侧孔5与外界连通;所述底座具有开口朝向艾灸面的槽10,该槽上底设有一与所述孔同轴的贯穿孔14,并在该贯穿孔内嵌有上端开口的置药网笼13。因考虑到实用的便捷性,所述侧孔优选3至4个,其中一个可以作为手柄安装孔,以便于方便操作该灸疗器,而其他侧孔则用于空气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学谦,未经沈学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