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310.7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祥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祥浦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秀福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坠落 缓冲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坠落时的缓冲、减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一般由井道和机房、传动部分、升降部分、控制部分、安全装置五部分组成;井道由围壁、顶板及底坑围成一个容纳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有限空间,在每个层站开有出、入口;机房设置在井道的顶部,用来安装曳引机、电控屏、限速器等,底坑一般深入地面,用于安装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传动部分即曳引机,主要由电动机和钢丝绳组成,一般安装在机房的顶部,它通过钢丝绳牵引轿厢及对重;升降设备部分包括轿厢、对重和导轨;安全装置由限速器和缓冲器组成,限速器是控制轿厢速度的设备,当轿厢达到极限速度时,轿厢限速器开始动作,并作用于安全钳上迫使它夹住导轨,刹住轿厢,缓冲器是电梯的最后安全保护,它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内,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当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使轿厢超越终端层站时,缓冲器则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梯撞底或冲顶。电梯的工作过程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曳引机来拖动钢丝绳使电梯的轿厢沿电梯井道围壁上的导轨上下移动,轿厢顶部的框架中部安装有滑轮座及滑轮,由于钢丝绳绕过该滑轮长时间经受弯曲变形,如果钢丝绳在弯曲时发生断裂,就会导致坠梯而引发严重事故,而固定绳头松脱及抱闸制动失效等意外情况出现时也会发生此类坠落事故。为此电梯井道底坑一般都设有缓冲保护装置,目前使用的保护装置主要是在电梯井道底坑固定几组弹簧或液压油缸,当电梯坠落时,通过弹簧或液压油缸的反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这种缓冲力效果差,并且容易出现共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包括轿厢、设置于电梯井道底坑的机械式减震器,轿厢顶部的框架中部连接有滑轮座,滑轮转动连接于滑轮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底部与电梯井道底坑之间还设置有电磁式减震器。
本发明所述的电磁式减震器为设置于轿厢底部外侧与电梯井道底坑的同极相对的电磁铁,电磁铁与电源通过微动开关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滑轮座与轿厢顶部的框架活动连接,所述的微动开关设置于滑轮座与框架之间。这样滑轮座与轿厢顶部的框架可做成可上下少量移动的结构,滑轮座与框架之间安装一组微动开关,使其在滑轮座下移时能接通电源。这样一旦钢丝绳断裂后,滑轮座靠重力或弹簧力向下位移,从而接通微动开关即同时接通电磁铁电源,这时电磁铁得电产生电磁力,由于设置于轿厢底部外侧与电梯井道底坑的电磁铁为同极相对的电磁铁,其排斥力对坠落的轿厢进行缓冲、减震,并很快使轿厢保持平稳。
本发明所述的机械式减震器为设置于电梯井道底坑的弹簧或液压油缸,为公知的结构,在遇有停电、电磁铁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时仍可起到最后的缓冲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微动开关,3-滑轮,4-井道,5-轿厢,6-滑轮座,7-电磁铁,8-井道底坑,9-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轿厢5顶部的框架1中部连接有滑轮座6,滑轮3转动连接于滑轮座6上,轿厢5底部外侧与电梯井道底坑8的底面上设置有同极相对的电磁铁7,电磁铁7与电源通过微动开关2相连接。滑轮座6与轿厢5顶部的框架1活动连接,微动开关2设置于框架1上,其触点与滑轮座6的边缘相接触。电梯井道底坑8的底面上设有液压油缸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祥浦,未经马祥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轧盒机的压台纸张定位装置
- 下一篇:塑料拉吹机的进管和推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