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肛隐窝炎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676.4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忠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福江 |
地址: | 25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肛隐窝炎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肛隐窝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肛隐窝炎一般采用口服药物或静滴抗菌素的方法。①如采用青霉素:用药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容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②应用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可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伪膜性肠炎等。③应用阿帕西林:易引起起态反应,如脸红、发热、腹泻、血压下降、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④应用哌拉西林:肌注后偶有局部疼痛,快速静脉推注可导致暂性恶心、胸闷、咳嗽、发热、口腔异味、眼结膜充血等。变态反应如皮疹、痒感、头晕、麻木、发热等。用药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试,阳性者禁用。⑤应用头孢唑啉:肌注后局部有疼痛,静注后可有静脉炎;偶见皮疹、药热及二重感染,大剂量可有肾脏损害。⑥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易引起肾毒性与耳毒症,偶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皮疹、震颤、感觉异常、关节疼痛、嗜酸粒细胞增多、贫血及低血压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肛隐窝炎的中药制备方法。1、定义:肛隐窝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窦炎。2、特点:本病症状轻,常可诱发肛乳头炎、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多种肛门疾病,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本病,对预防其他肛门疾病有重要意义。3、病因病理: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辛辣炙煿或虫积骚扰,湿热内生,下注肛门或因肠燥便结,破损染毒而生。4、临床表现:①一般症状:病人只感觉肛门不适,偶有刺痛,排便时刺痛加重,并可波及臀部及股后侧,一般数分钟即止,重者排便前有粘液流出,有时混有血丝;若并发乳头肥大,而从肛门脱出,可使肛门潮湿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②直肠指检:在齿线附近有压痛、可摸到硬结或凹陷。③窥肛器检查:病变隐窝红肿变大、变深,粘膜容易出血。④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生栀子9重量份、苦参18重量份、黄芩12重量份、木通6重量份、车前子9重量份布包、泽泻6重量份、皂角刺6重量份、秦艽9重量份、苍术6重量份、防风6重量份、贯众3重量份、虎耳草3重量份、乌蔹莓6重量份、托盘根9重量份、大青叶15重量份、板蓝根12重量份、败酱草6重量份、红藤9重量份、蚤休3重量份、半边莲9重量份、白蔹9重量份、蒲公英18重量份、黄柏12重量份、生大黄9重量份后下和生甘草9重量份,上方共25味中药,除生大黄、车前子之外,将其它23味中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后放入,同以上23味中药一起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15分钟,再放入生大黄继续煎制,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200毫升,即为治疗肛隐窝炎的中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忠,未经陈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