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风集热器建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956.5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勤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勤乐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F24J2/48;F24J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风 集热器 建造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太阳能热风集热器建造装置。应用于太阳能热风干燥、热风采暖、热风桑那、热风游泳场馆、热风动力制冷、热风动力制氢、热风动力发电等其它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研发的200米的和千米的太阳能热风塔,虽然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尚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其工程难度大,工程造价高,还占用一定量的可耕土地,其工作效率亦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思路和应用方法,使应用效率无限增大且简单易行的太阳能热风集热器建造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点是:太阳能s型热风田场、热风发生器、太阳能凹型热风通道、抽吸热风桶塔、附着体、自然风‘顺风帽’依次相连,并利用(人工搭建或自然形体)附着体为依托,建造一处或多套太阳能s型热风田场,一条或多条太阳能凹型热风通道串并联组合应用,并随着附着体的弯曲状况不同,沿着坡行或垂直的通道,变向汇注于最高处的抽吸热风桶塔排出气流空气。在s型热风田场和凹型热风通道里面的空间部位及壁面、底部、边缘部位喷涂吸热材料,并放置经喷涂过吸热材料的储热材料砾石或水罐等。每块盖板玻璃的一定距离间,有间隔墙(以防温室串流增压)。s型热风田场和凹型热风通道是水泥、石、砖沏垒墙体,墙体增加保温材料,在管道的汇聚部位(是指多条通道的交汇处),设置热风发生器。
作为本发明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源自于国外平地建造的太阳能热风“烟囱”,其基本原理类同,但其结构工程造价高、工程难度大,占用大量平原土地。另外,现今时代,国内外常规能源日趋告急,价格飞速上扬,并倡导减少大气排放,更加突出体显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它的积极效果在于:是属可再生能源装置,结构简单,新颖别致,方便实用,利用效率无限增大,工程造价低且难度少,不占用或少占用平原土地(利用废弃地),不需要任何常规能源消耗,直接产生能源,有法律和政府支持,有政策专项资金扶持,经济环保,具有新远的现实意义和开发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实施,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s型热风田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凹型热风通道示意图
1s型热风田场;2热风发生器;3凹型热风通道;4抽吸热风桶塔;5空气进入口;6储热材料砾石(或水罐);7盖板玻璃;8水泥、砖、石砌墙体;9“T形”钢骨架;10施工养护车道轨;11通道连接口;12附着体;13间隔墙;14保温材料,15自然风‘顺风帽’。
实施方式:
可以分段的建造太阳能s型热风田场1,太阳能凹型热风通道3,抽吸热气桶塔4及热风发生器2。
s型热风田场1,是具有一定倾面面积的坡地,单处s型热风田场1的四面为水泥、砖、石砌墙体8;s型热风田场1内铺设空气通路管道;s型热风田场1的空间部位放置储热材料砾石(或水罐)6;s型热风田场1内的表面、空气通路管道表面和储热材料砾石(或水罐)6表面,整体喷涂太阳能吸热材料;s型热风田场1的顶面搭建“T形”钢骨架9;“T形”钢骨架9的上面放置盖板玻璃7。
凹型热风通道3,是工程的重点,属于建造的凹型槽,凹型槽右左面、底面、间隔墙13的前后面是水泥、砖、石砌墙体8,墙体8内有保温材料14;凹型槽里铺设通路管道,空间部位放置储热材料砾石(或水罐)6;凹型槽里的表面、空气通路管道表面和储热材料砾石(或水罐)6表面及间隔墙13前后表面,整体喷涂太阳能吸热材料;凹型槽的上面铺设盖板玻璃7。
在s型热风田场1和凹型热风通道3的结合部位建造热风发生器2。之后做运行前调试。
工作原理:
当太阳光辐射到s型热风田场1上的盖板玻璃7时,并透过盖板玻璃7,太阳光被辐射到管壁上和砾石(或水罐)6吸收,初次加热了空气,送到了热风发生器2。再由热风发生器2依次引出的热风送于凹型热风通道3,二次透过盖板玻璃7加热空气,经抽吸送于排出口抽吸热风桶塔4排出,以此完成产生热风气流的全过程。
其基本原理:主要是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空气对流原理,也就是风的概念。太阳光辐射,透过玻璃盖板7被s型热风田场1和凹型热风通道3及砾石(或水罐)6吸收,并转换为可感知的热量,从管道口涌入的冷空气5被加热,而沿管道急速(象龙卷风)流向抽吸热风桶塔4排出。整个流程产生了强大的空气升腾气流。由于空气的对流效应,热气流的升腾推动和流经热风发生器2做功,服务于各项应用(如热风干燥、热风采暖、热风桑那、热风动力发电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勤乐,未经高勤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缩颈罩玻管插入热管的真空集热元件制造方法及产品
- 下一篇:迷你超声波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