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吡昔康的精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19962.0 申请日: 2009-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1508694A 公开(公告)日: 2009-08-19
发明(设计)人: 张冬梅;宋爱刚;胡明珠;于传军;张淑婷;史宁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17/12 分类号: C07D417/12
代理公司: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效宁
地址: 272000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安吡昔康 精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安吡昔康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安吡昔康(ampiroxicam,Flucam)为辉瑞、富山公司合作开发的昔康类NSAID,是吡罗昔康的前体药物,属环氧合酶抑制剂,于1994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为新一代长效型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上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腰痛、肩周炎、颈肩腕综合征、外伤、手术和拔牙后的镇痛和消炎。作为日服一次的新一代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安吡昔康具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胃肠耐受性好等显著特点,在医药市场上颇受关注。

US4927921报道了安吡昔康的精制方法,将含安吡昔康粗品的反应液过硅胶柱层析后,安吡昔康粗品加二氧六环溶解,活性炭脱色后用二乙醚结晶得产品。EP147177报道了将含安吡昔康粗品的反应液过硅胶柱层析后,用甲苯重结晶。该两种方法均用了柱层析,需要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淋洗,污染严重,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重结晶用了二氧六环、二乙醚、甲苯等限制使用的溶剂,毒性大,沸点高,容易造成溶媒残留,不利于病人使用。

CN1800180报道了另一种精制工艺,将安吡昔康粗品溶于卤代烷中,洗涤干燥蒸干再进行重结晶,该工艺祛除了毒性溶剂甲苯,不用柱层析,工艺也基本适合工业化生产,但工艺比较繁琐,溶媒、动力消耗大,收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吡昔康的精制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周期短,产品溶媒残留低,收率高。所得产品质量好,晶型好,适合临床用药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将安吡昔康粗品按每克比10-35毫升的量溶解于酮或醇中,升温至45-50℃,再加入安吡昔康粗品质量5%-20%的活性炭,搅拌15分钟,然后再加入安吡昔康粗品质量5%-20%的硅胶回流130分钟进行吸附,过滤,最后按每克安吡昔康粗品加入10-35毫升的水,进行结晶,养晶,过滤,得安吡昔康白色结晶。

所用酮为C3-C10的烷基酮。

所用醇为C1-C10的烷基醇。

所用水为纯化水。

用本发明所做的安吡昔康精品,外观好,质量好,纯度达到99.2%以上,含量在99.5%以上,适合病人的临床用药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000ml四口瓶中,加丙酮800ml,安吡昔康粗品40克,升温至45-50℃,溶清后加活性炭2克,搅拌15分钟,加硅胶4克,搅拌回流130分钟,趁热过滤,转入反应瓶中,搅拌下加纯化水800ml,养晶1小时,过滤,40℃真空干燥,得安吡昔康白色结晶37.2克,mp156-158℃,收率93.0%。

实施例2

1000ml四口瓶中,加异丙醇800ml,安吡昔康粗品40克,升温至45-50℃,溶清后加活性炭2克,搅拌15分钟,加硅胶5克,搅拌回流130分钟,趁热过滤,转入反应瓶中,搅拌下加纯化水800ml,养晶1小时,过滤,40℃真空干燥,得安吡昔康白色结晶36.5克,mp156-158℃,收率91.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