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镁与铝异种金属复合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9980.9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8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江;张永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09 | 分类号: | B23K9/09;B23K9/16;B23K9/235;B23K2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铝异种 金属 复合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种金属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非真空扩散连接方式制备镁与铝异种有色金属复合板的方法,属于金属的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结构材料的不断研发是提高焊接结构技术水平的重要支柱。其中新型有色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一类材料,地壳中含量很高的铝、镁均为有色金属。尤其是镁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和可以再回收利用等优点,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誉为“21世纪新型的绿色环保工程材料”。
镁及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及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取代铝及铝合金零部件的比例逐年扩大。在某些特殊场合,还要求将镁与铝焊接成复合构件,以充分发挥镁与铝各自的性能优势,这可以大大提高工业装备对轻质结构件的性能要求。但由于镁和铝表面极易形成氧化膜、二者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所以焊接时接头处产生的热应力易导致焊接裂纹,焊接性差。此外,镁和铝焊接时,接头区还容易形成脆性的镁铝化合物,降低接头的强韧性,影响焊件的使用性能。
国内外有关镁与铝异种活性金属的焊接主要采用钨极氩弧焊、电子束焊和搅拌摩擦焊。例如,李亚江等提出一种镁与铝异种金属间的脉冲氩弧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510042591-X)。A.C.Somasekharan等人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对镁与6061铝合金进行连接,由于搅拌摩擦焊是依靠搅拌头摩擦产生热量,使元素扩散和晶粒重新组合实现镁与6061铝合金之间的结合,因此对工件定位要求严格,只适合于平直接头,难以实现复杂接头的连接。A.Ben-Artzy等采用不同的焊丝作为填充金属,用钨极氩弧焊和电子束焊技术对纯铝与铸造镁合金进行焊接,发现在接头熔合区附近出现镁与铝的共晶组织,并且在镁合金一侧的熔合区附近容易形成连续脆性相,降低接头的强韧性。
因此,解决制造镁与铝复合板的焊接难题,实现镁与铝异种金属间的可靠扩散连接,制备出镁与铝的复合板结构件,会大大推动镁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电子及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镁与铝异种金属连接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备镁与铝异种金属复合板的方法。该方法不需采用价格昂贵的真空加热设备、连接温度低,在普通的箱式电加热炉中通过镁与铝表面的扩散连接到一起,能够获得无裂纹、无脆性化合物的镁-铝扩散焊复合板,连接界面的剪切强度为22MPa-30MPa(达到铝母材剪切强度的50%),能够满足镁-铝异种金属复合板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所述制备镁与铝异种金属复合板的方法,步骤如下:
(1)选用等形状和尺寸的镁与铝板材,采用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方式清除其表面的氧化膜,洗净、吹干待用;
(2)将上述待用的镁与铝板材叠放在一起,四边用脉冲钨极氩弧焊方法连续焊接牢固,脉冲钨极氩弧焊的工艺参数是:基值电流70A-100A、脉冲电流110A-130A、脉冲持续时间6s-9s、焊接电压24V-26V,焊接速度1.4mm/s-1.8mm/s,氩气流量12L/min-18L/min;
(3)将四周焊接后的镁与铝叠合板件置于箱式电炉中,用上、下压板或钢块压紧叠合板件,压力设为0.05MPa-0.10MPa;
(4)利用箱式电炉,在460℃-520℃温度下加热镁与铝叠合板件实施扩散连接,并保温10min-30min;
(5)扩散连接完成后,关闭箱式电炉电源,待炉膛温度自然冷却至100℃以下时,开炉门取出焊件,即得镁与铝异种金属复合板。
上述制备镁与铝异种金属复合板的方法中:
步骤(1)所述的机械处理是先用磨床加工,使镁和铝试样上、下表面平行,表面光洁度≥6级;或/和用细砂纸打磨,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 1.6μm-6.4μm;再用体积百分比为55%-60%酒精溶液清洗、清水冲洗、烘干。
步骤(1)所述的化学处理是将镁和铝板先在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稀氢氟酸溶液中浸泡5min-8min,然后水洗、丙酮清洗、最后吹干。
步骤(2)所述的脉冲钨极氩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优选:基值电流80A-90A、脉冲电流110A-120A、脉冲持续时间6s-8s、焊接电压24V-25V,焊接速度1.4mm/s-1.6mm/s,氩气流量14L/min-16L/min。
步骤(4)所述加热温度优选480℃-500℃;升温速度为10℃/min-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9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