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油烟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0735.X | 申请日: | 200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惠生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油烟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油烟净化器,适用于安装在家庭、餐饮业的排油烟设备上,能避免油烟排放,能有效净化空气,达到环保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以及饭店、宾馆、食堂等餐饮业的油烟均通过排油烟设备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减少家庭、餐饮业油烟排放,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必须采取的措施。现在我国一些大城市油烟净化已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对油烟净化采取电子式油烟净化、湿式油烟净化,这两种皆因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净化效果不理想,清洗尚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清洗,既麻烦又费钱。
而专利号02135807.9,名称为“离心式油烟净化装置”通过应用比较,确有很大优势,但也发现有不足之处,在饭店使用发现油烟在短时间内就能把过滤网网孔堵塞,影响透气性,刷洗很难,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换过滤网,这是一件很烦心、麻烦的事情,又因“离心式油烟净化装置”的过滤网与排油烟设备吸气孔外壁有空隙,加之制作工艺不完备,油粒子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过滤网周边挡住,这时油粒子也具有了反作用力,有极少的油粒子下落,被吸气孔外壁间隙吸入,进入排油烟设备内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实用性强,油烟净化效果好,做到叶轮、风道、电机不敷油垢,是环保达标的洁净气体,起到适用于家庭,又适用于餐饮业用的旋转式油烟净化器。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油烟净化器,它由除油体1、滤油体13、阻油体10组成。
结构特点是外形为圆形,由外骨架24、内骨架23、连接筋22,为部件的圆形支架21,和相连在该支架N个≤过滤网,形成滤油体,前面设计有除油体1,背面设计有阻油体10,该除油体1,圆形除油片2,是由多个角度相同、弧度相同、顺序排列,对称弧形片4、弧形空间3、连接片8、连为一体形成圆形,一层弧形片4的内外弧形,也是对应遮挡,二层弧形空间3的内外弧形,其中内弧形,是向内相邻弧形片4,或弧形空间3的外弧形,其中外弧形,是向外相邻弧形片4,或弧形空间3的内弧形,同理对多个一层二层,长度不一的大小弧形片4,弧形空间3皆如此,而圆形除油片2的外面弧形片4,弧形空间3的面积,大于里面弧形片4、弧形空间3的面积,而阻油体10、圆形阻油圈12、圆锥形阻油圈11同心,而且圆的直径大于圆锥形阻油圈11的直径,被遮挡套装在圆形阻油圈12内。
本发明一种较好实施方案是:所述的旋转式油烟净化器,圆形支架21由内骨架23、四根对称连接筋22和外骨架24形成的,圆形支架21正面由内骨架23的中心孔20,与轴套9一端焊接成一体,两层过滤网15,两层圆形除油片2,通过中心孔20,圆平垫14装入轴套9上,用螺母7通过轴套9上的螺纹固定定位,由固定螺丝6,通过轴套9,固定在电动机轴头上,用螺丝5、圆孔19、平垫16将滤油体13、除油体1,相连在圆形支架21的前面,启动电动机,和背面阻油体10的圆形阻油圈12一起旋转运作。
油烟净化原理:电动机启动,旋转式油烟净化器一起旋转,油烟进入除油体1、圆形除油片2、滤油体13和过滤网15,油粒子在离心力作用下,发生急促碰撞,这个过程的完成是油粒子、水粒子(水蒸气)相互拥抱、相互掺合,也是油、水粒子由静态向动态转换的过程,是油、水粒子逐渐变大,形成油垢后由圆形除油片2,过滤网15甩向圆周下落……。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使用过滤网净化,主要表现在技术实施方案的不同,本发明增加了除油体1、阻油体10,目的是更加实用,而且净化效果也好,叶轮、风道、电机不粘敷油垢。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视图
图2-图1的A-A剖視结构图
图3-图2的B-B视图
图4-图1、图2的圆形除油片结构图
图5-图4的A-A剖视图
图6-图1、图2二层圆形除油片结构图
图7-图6的A-A剖视图
图8-图2、图14圆形支架结构图
图9-图8的A-A剖视图
图10-图2、图14圆形阻油圈结构图
图11-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图2圆锥形阻油圈结构图
图13-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种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惠生,未经张惠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0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多用安全抓捕器
- 下一篇:一种回收利用闪蒸汽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